
《小舞台》教案 课文题目 《小舞台》 授课对象 小学三年级 课时 2课时 课型 综合?探索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的学习领域,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小舞台》这一课通过将一个普通的纸盒,运用绘画、泥塑、纸工制作、舞台设计等多种手段,将其变成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小舞台。这一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贴近生活又富有挑战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创作空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体现个性与多元,学生对此抱有浓厚的兴趣。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动手制作能力缺乏,有待加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知“舞台布景”,知道装饰画。 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表演内容设计舞台、布置及表演物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现创造“舞台玩具”的快乐,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根据表演内容,设计舞台布景及表演人物的造型。 难点: 能妙用废旧材料,根据表演内容,设计美观的舞台布景及表演人物的造型。 教学媒体或资源 教师: 多媒体、PPT、盒子、纸、剪刀、颜料、胶水等 学生: 教科书、纸、剪刀、颜料、笔、胶水等材料 教学方法 多元素辅助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以学生兴趣为主,调动学习热情; 结合示范、小组讨论和创作,使学生了解步骤后自由发挥想象力; 交流与评价,促进互相学习; 在愉悦氛围中,掌握知识点,心灵与智慧共成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学活动及具体的操作步骤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 课堂导入 6 分 钟 教师带领参观《大舞台》,创设情景,激发记忆。 ———(1)你到过剧院看戏吗?哪些布景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播放图片,观察一下,背景与故事情节有什么关系? 引出课题:《小舞台》 板书:《小舞台》 大胆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回忆画面。 细心观察图片,观察背景与故事的关系。 创设情境,激发记忆。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并感知“舞台布景设计”。 二、 讲授新课 10 分 钟 实物展示 教师摆出提前做好的示范作品, ———观察老师作品,分析用什么手法、材料工具表现背景? 播放不同制作方法的优秀作品图片 ———盒子怎么切割和展开?你还发现运用了哪些新材料? 细心观察作品,大胆说出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和制作方法。 观察并回答问题,探索不同的制作方法和材料运用。 通过实物展示,观察老师作品和不同制作方法的优秀作品,能更直观地欣赏与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打开学生思维。 三、 课堂讨论 20 分 钟 想像与讨论(小组合作) (1)讨论:表演什么?纸盒形状? (2)确定主题,要用什么方法表现,要表现哪些内容 (3)设计定稿 (4)根据所表现的内容,安排分工下节课每个人必带的工具、材料和废旧物品。 一起思考、合作、参与到讨论中。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会共同讨论,合作的探索学习方式。 第二课时 四、 课堂创作 30 分 钟 制作步骤: (1)为舞台创设一个主题。 (2)根据主题,设计纸盒形状。 ①用笔画出切割的线。 ②用裁纸刀由外到内逐步割出所需要的形状。 ③根据需要涂上颜料或粘贴上其他装饰物。 (3)考虑废旧物品的利用和装饰。 (4)制作场景,进行美化。注意色彩的搭配要与主题协调、一致。 (教师巡堂,观察学生制作并指点。) 一起思考、合作、互助,参与到创作中。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会共同创作,互相帮助,相互协调的探索学习方式。 五、 评选 8 分 钟 作品点评: (1)妙用废旧物;(20分) (2)“舞台造型美观、有创意”;(20分) (3)有色彩对比; (20分) (4)表演内容与舞台布景和谐结合; (20分) (5)团队最合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