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24025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优质导学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83次 大小:3229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 cover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单元教学总述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教材在学生认识整时的这一情境中,根据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安排时间,从而让学生认识钟面。本单元在编排上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比较相关的素材,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钟表,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教材注意从学生的这些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以渗透接近整时的内容,用“快到”或“刚过”某个整时来表达一个大概的时间,通过让学生照样子说一说,深化学生对整时的认识,为将来认识几时几分做铺垫。 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会认、读、写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会认、读、写整时。 难点: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课时教学设计 认识时间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 册次:上 学校: 教师: 课题 认识时间(P84、P85)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通过小朋友起床的情境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说明在日常生活中要用钟表看时间。 承前启后 生活中的钟表图→认识整时→认识分秒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会读、写整时。 2.会用两种方法表示整时,建立整时的概念。 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 重点: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会读、写整时。 难点:会用两种方法表示整时,建立整时的概念。 化解措施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设计思路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电子表、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 1.课件出示清晨太阳升起的图片。大家的一天就要开始了,同学们,每天都是谁叫你们起床的呢? 2.有谁知道自己每天是几点起床的呢? 1.观察图片,联想自己早上起床的情境说一说。 2.想一想自己平时是几点起床的。 1.说一说学校几点开始上课,几点放学。 学生自己说一说。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认识钟面。 (1)教师展示教材第84页情境图,请同学说一说图片中小朋友的房间里都有什么物品? (2)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同学们的家里都有钟表吗?(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钟表课件) 同学们观察钟面,上面都有什么?钟面有什么特点? (3)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大家提出了问题,钟面上又长又细的针是分针,又粗又短的针是时针。教师出示图片: (4)教师出示情境图中的电子表图片,让学生认识钟表类型。电子表的上面有两个“:”,“:”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2.认识整时。 (1)大家看墙上挂钟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这时钟面表示的时刻是早上7时;图中电子表“:”的右边是“00”,左边是“7”,表示的也是7时。钟面上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认一认下面的钟表分别表示几时。 (2)同桌之间用钟表模型拨出一个整时,互相认一认。 3.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我们现在会认整时了,但是大家会写钟表上表示的整时时间吗?这幅钟表图表示的时刻是8时,可以写成8时,也可以写成8:00,整时的写法可以用中文和电子表数字两种形式来写。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写出表示的时刻。 4.教师展示教材第85页“做一做”情境图,同桌之间说一说,小明这一天分别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 思考:图中出现的两个9时表示的时间一样吗? (1)观察图片,知道这是一副小朋友早上起床的图片,自己说一说。 (2)想一想自己除了在家里见过钟表,还在哪里见过钟表,和同学交流。认真观察老师出示的钟表图片,也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