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24026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优质导学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2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14次 大小:7482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 cover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教学总述 本单元主要包括:1~5的认识、比大小,第几、5以内数的分与合,1~5的加减法,认识数字0。这部分内容是数的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数的基数含义、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组成。学习时,先学习1~5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再学习0的认识和加减法,最后进行整理和复习。在学习该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 1.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会比较1~5各数的大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认识符号“>”“<”“=”,知道用相应的词语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4.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重点:1.能正确比较1~5各数的大小。 2.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会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难点:1.区分“几”和“第几”的含义。 课时教学设计 1~5的认识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 册次:上 学校: 教师: 课题 1~5的认识(P14)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1.通过情境图,抽象出1~5各数,让学生用相应数量的小棒摆成几何图形,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 2.在前面学习的“数一数”的基础上,使学生会写1~5各数。 承前启后 数一数→1~5的认识→比较1~5各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认识1~5各数,明确1~5各数的顺序。 2.能认、读、写1~5各数。 重难点 重点:能准确数出数量是1~5的物体的个数。 难点:理解1~5各数的意义,能规范书写1~5各数。 化解措施 实践操作、直观演示法。 教学设计思路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小棒若干。 学具准备:计数器、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 1.教师拿出1~5的数字卡片,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 2.老师依次拿出1根小棒、2根小棒、3根小棒、4根小棒、5根小棒,引导学生从1数到5,引出今天要学习的1~5各数。 1.学生认真读一读老师拿出的数字卡片,忘记的数字要问一问老师。 2.认真数一数老师拿出的小棒数量,感知将要学习的1~5各数的含义。 1.数一数,连一连。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一)1~5各数基数的含义。 1.教师展示课件:小朋友们,我们今天一起参观王奶奶家的院子。 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王奶奶家的院子里都有什么。 2.提问:通过观察,大家数一数院子里分别有几只小狗,有几只大鹅?屋顶上面飞来了几只小鸟?几只小鸡叽叽喳喳地想吃食物?院子旁边有几个南瓜? (1)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己数出的数量。 (2)通过数院子中的物体,抽象出1~5各数,使学生感受到每个数都是在数几个具体的人或物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 3.(1)引导学生有序地说出数量是1~5的物体,学生每说一个,老师就在图片下面写出相应的数字。 (2)提示学生数字1的上面除了贴小狗的图片外,还可以贴老奶奶或者房子的图片,因为1位老奶奶和1个房子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样,让学生找出数字2上面除了贴大白鹅的图片外,还有什么的数量可以用数字2表示?数字3、数字4、数字5呢? 4.让学生用相同数量的小棒把1~5各数分别表示出来,可以摆成不同的形状,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 (二)1~5各数的顺序。 1.在计数器上拨算珠。 先拨1个珠子让学生感受数字1,在1的基础上再拨1个珠子就得到数字2,在2的基础上再拨1个珠子得到数字3……,让学生认识到后一个数是由前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