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24029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优质导学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14次 大小:8738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 cover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教学总述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6和7,8和9,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同时本单元中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对今后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单元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能正确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 2.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能区分“几”和“第几”,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4.能够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5.使学生会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重点:1.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1.会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根据一幅图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 课时教学设计 1.6和7 6和7的认识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 册次:上 学校: 教师: 课题 6和7的认识(P39、P40)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通过值日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经历数数的过程,从而认识数字6和7。通过观察计数器、直尺图以及点子图,会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通过直观的鱼缸图,引导学生区别6和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承前启后 1~5各数的认识→6和7的认识→6和7的分与合及加减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6和7。 2.掌握7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能区分“几”和“第几”的含义。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重难点 重点:掌握7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难点:能区分“几”和“第几”的含义。 化解措施 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教学设计思路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圆片和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 1.教师分别拿出1~5根不同数量的小棒,让学生认一认、数一数。 2.教师先拿出5根小棒,再拿出1根,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根小棒。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拿出1根,那么一共有几根呢? 1.学生认真数一数老师拿出的小棒,积极发言。 2.学会回忆数数的方法,5接下来是6,6接下来是7。 1.接着填一填。 0 1(2)3(4)5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教师展示教材第39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 教师提出问题:教室里有几个同学在做值日?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数数的方法。教室里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可以用6表示?哪些物品的数量可以用7表示? 3.教师展示在计数器上拨6,7的过程,让学生在直尺上按照顺序,找出6和7。学生拿出圆片动手摆出5,6,7,最后比较三个数之间的大小。 4.教师展示教材第40页鱼缸图,提问:一共有几缸鱼?从左边数的第7缸有几条鱼?有7条鱼的是第几缸?7和第7有什么不同? 5.教师指导学生书写6和7,可以根据“6像哨子吹得响,7像镰刀来割草”进行记忆。 1.仔细观察情境图,发现图中呈现的是老师和小朋友们正在教室打扫卫生的情境,图中有桌子、椅子……还有男同学、女同学和老师。 2.先从1数到5,在5的基础上再数1个就是6,教室里有6个同学在做值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