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24700

第二十五课《诗词五首》之《赤壁》《渔家傲》同步导学案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7次 大小:12085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二十五,诗词五首,赤壁,渔家傲,同步,导学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赤壁》《渔家傲》 一句话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这两首诗词;品味语言,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内涵。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与审美情趣。 一、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折戟( ) 铁未销( ) 殷勤( ) 嗟( ) 谩( ) 2.理解诗词中的重点词语的词义。 销: 将: 认前朝: 星河: 股勤: 报: 嗟: 谩: 举: 蓬舟: 3.作者名片: 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与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作品有《樊川文集》,擅长长篇五言古诗和七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汉族,济南(今属山东)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赤壁》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渔家做》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5.大声朗读,用“/”划分朗诵的停顿。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渔家做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二、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一)学习《赤壁》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名句赏析 (1)说说你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话的理解。 (2)诗的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3.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诗?有何特点?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学法指导三 【化静为动】 化静为动是一种写作手法,将本来是静止的景物加以刻画,使之具有动态感,运用这种方法塑造的景物形象鲜明,情趣盎然,极有感染力。 通常可以采用三种方式来化静为动: 1.巧用动词 多选用动态动词,形象而贴切地为静物“点睛”,形成一幅活动的画面,静物因之生动活泼。 2.将物拟人化 以人的各种动作来描写静物,使静物有了人的情感,变得鲜活起来。 3.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借其他事物的动态形象来描绘所写静物,能使读者形成动态的视觉感受。 (二)学习《渔家做》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词意。 2.名句赏析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此句描绘出一种什么景象? 3.这首词上片,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4.这首词表现了怎样的艺术风格?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风格的? 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赤壁》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题发挥,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本诗采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二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深刻警策。 《渔家做》这首词意境开阔,气势磅磷,想象丰富,通过对梦境的描述,抒写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表现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向往。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理解性背诵。 (1)《赤壁》一诗中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渔家做》一词下阙中对“殷勤问我归何处”做了回答的两句是: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这首词的风格正好表现了这一特色。 B.最后三句交代海上仙山是自己的归宿,借此表现诗人追求自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