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649187

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 6.2.2 种群的遗传平衡 课件(共20张PPT)+教案+学案(含答案).docx

日期:2025-11-1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9次 大小:53491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北师大,课件,答案,学案,教案,PPT
    (课件网) 种群的遗传平衡 新课导入 这一有利变异的个体能永远生存下去吗? 情景:如果在灰色翅(aa)昆虫的群体中偶然出现一只绿色翅(Aa)的变异个体,且绿色比灰色更适应环境。思考: 该个体中的有利基因A,怎样才能世代传递下去? 若Aa的个体能够繁殖,后代都是绿色个体吗? 某个体的有利变异的基因只有在群体中,通过有性生殖才能时代延续。有利变异绿色个体(Aa)的有性生殖的后代,还会有灰色(aa)个体出现。 因此,研究生物的进化,仅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型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变化。这个群体就是种群。 寻找证据 阅 读 一、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1.经历干旱后中地雀喙深度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2.导致中地雀喙大小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什么? 3.进化的单位是个体还是群体? 阅读课本P120页资料,根据阅读获得的信息,思考下列问题: 1.经历干旱后中地雀喙深度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2.导致中地雀喙大小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什么? 3.进化的单位是个体还是群体? 经历多次干旱之后,中地雀种群喙的平均深度显著变大。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干旱不断地对中地雀喙的大小进行选择。 进化的单位是群体。 1.种群概念 生活在同一环境空间、能自由交配并产生下一代的同种个体称为种群。 一片树林中的全部 猕猴是一个种群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 公英也是一个种群 同一区域(区域可大可小,大到地球,小的可以是一汪池塘) 同一物种的生物 全部个体 种群的三个要素 判断下列是否属于种群: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2)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3)两个池塘内的全部青蛙 (4)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 (5)一片草地上的成年梅花鹿 否 是 否 否 否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 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 因传给后代。 思考:同前一年的蝗虫种群相比,新形成 的蝗虫种群在基因组成上会有什么变化吗? 2.种群的特点 一个生物“种”或“物种”与种群有何区别? 物种可以分布在自然界的不同区域。 只有在可以发生随机交配、繁殖,使基因能够世代传递的一定区域内的同种全部个体的集合才是一个种群。自然界的物种实际上是以一个个种群存在的,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二、基因频率是等位基因在种群中的相对比率 基因库和等位基因频率 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遗传信息,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如果已知某一种群所有个体的基因型,就可以知道每一个等位基因的数目,从而计算出它在基因库中所占的比率,这个比率叫作等位基因频率,其数值通常用小数表示。 等位基因频率= 该基因的总数 全部等位基因的总数 × 100% 例: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为绿色的基因为A,决定翅色为褐色的基因为a,从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那么A和a的等位基因频率是多少? A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为: A%= ×100% 2×AA+Aa 2(AA+Aa+aa) = 60% a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为: =40% a%= 2×aa+Aa 2(AA+Aa+aa) ×100% 若无法判断它们的基因型,该怎么计算等位基因频率? 三、哈迪-温伯格定律揭示了种群遗传平衡的本质 实际上,种群中的隐性基因不会越来越少。以一个绵羊种群为例,假设其基因库中等位基因频率:显性等位基因(W)频率p=0.7,隐性等位基因(w)频率q=0.3。 同时该种群还满足以下五个条件:(1)种群的规模是极大的;(2)种群内个体间随机交配;(3)没有突变的发生;(4)没有个体的迁入和迁出;(5)没有发生自然选择。 思考:显性纯合子(WW)和隐性纯合子(ww)杂交,F2中有3/4的显性表型。长此以往,种群中会不会显性基因越来越普遍,隐性基因越来越少呢? 在遗传平衡状态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