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49586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13.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日期:2024-06-2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322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五四,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 cover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根据欧姆定律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的关系。 2.技能目标: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介绍欧姆生平,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的理解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的简单计算。 难点:运用欧姆定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实验设疑,启发探究欲望 实验:灯泡串联后变暗这一现象,提出问题? 灯泡为何变暗?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对这三个量关系的研究产生了兴趣,激发了求知欲望,并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指向本节课。 (二)展开探究活动,自主总结结论 1.根据上节探究数据的基础,让学生讨论,自主得出结论: 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强调两个一定,运用了控制变量法,达成教学目标之二技能目标。) 2.进一步引导得到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说明:各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及各物理量具有同一性、同时性。 3.通过介绍欧姆生平,达成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欧姆定律应用之一 先设计一个简单的练习题,使学生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达成教学目标的知识目标,同时也为下面第二个问题(电阻的串联)的过渡做好了铺垫,此练习老师集中讲解计算题的规范步骤,之后课本试电笔的例题让学生动手做练习,投影学生做题过程,老师再加点评。真正做到降低难度,由浅入深。也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地位。 老师点评内容主要有: (1)I、U、R必须具有同时性和同一性。 (2)注意单位的统一。(都用国际单位) (3)在不同情况下要用角标加以区别。 (4)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在课本例题之后及时补充科学数据(人体能感知的最小电流是0.5mA),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为以后学习安全用电知识埋下伏笔。 5.欧姆定律应用之二 (1)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由第一道练习引入电阻串联后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怎样变化? 学生做出猜想并讨论设计验证猜想的实验电路,分组实验,汇报得出定性的结论:电阻串联时,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变小了,说明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变大了。 此时回扣开篇的引入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原因。 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向学生引入等效电阻的概念,得出电阻串联时定量的计算公式。 总结结论: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以抢答的形式,及时进行反馈串联电阻的总阻值练习。 (2)探究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电阻并联后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怎样变化? 学生做出猜想并讨论设计验证猜想的实验电路,分组实验,汇报得出定性的结论:电阻并联时,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变大了,说明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变小了。 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找一个等效电阻来替换两个并联的电阻,尝试学生提出的不同猜想,最终找到真正的等效电阻。加深了学生对并联电阻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要小的认识。 总结结论: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思维飞跃,让学生充分理解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特点。 (3)实验反思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问:为什么串联后电阻变大?并联后电阻变小?从前面学习过的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