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51943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2 8加几 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394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加几,教案
  • cover
第2课时 8加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况,体会8加几的运算意义,能比较熟练地口算8加几。 2.在熟练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学会用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推导新算法。 3.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形成自主探究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4.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学习兴趣,想学、乐学、会学。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8加几的运算意义,能比较熟练地进行8加几的口算。 难点:在熟练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学会用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推导新算法。 一、情境导入 师:向阳小学一年级的同学们一直有个秋游的计划,由于他们在“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中表现突出,因此老师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他们可高兴啦!可是老师有个条件,那就是在秋游活动中要发现并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这不,他们正在做出发前的准备呢。下面让我们也参与进来吧! 教师出示练习题。 1.8+(  )=10 2.口算。 8+2+3=  8+2+4=  8+2+5= 你们看,他们要出发啦!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74页例1。 (1)教师投影出示例1情景图。 学生看图,说图意并列出算式8+5=。 师:请同学们想想9加几是怎样算的,你能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来计算8加几吗? 学生围绕8+5=?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学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互相说一说,然后再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 各小组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进来。 小组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 ①“凑十法”:5可以分成2和3,8+2=10,10+3=13;8可以分成5和3,5+5=10,10+3=13。 ②接数法:9,10,11,12,13。 ③假设法:把8看成10,10+5=15,15-2=13。 ④数数法:1,2,3,4……13。 ⑤因为13是由8和5组成的,所以8+5=13。 (2)做一做例1下面的“试一试”。 ①学生摆学具,填算式, ②指名回答交流,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向阳小学一行的13个同学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儿童乐园,你们看,他们正在划船呢! 2.教学教材第74页例2。 (1)教师出示例2情景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你会解决吗? 学生可能会列出4+8,也可能会列出8+4。 如果是列出4+8,教师应提示学生:想8+4=?来算4+8=?如果是列出8+4,教师应该组织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并把答案填在书上的空格里。 教师抽学生交流算法,其他学生做小小评委,听听发言人说得好不好,说得好便送给他掌声。 (2)做一做例2下面的“试一试”。 3.教学教材第75页例3。 向阳小学的小朋友在游玩时也不忘做好事,这不,他们看见花房里的爷爷正在忙个不停,急忙去帮助。 (1)教师投影出示例3情景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例3情景图说说图意并列出算式。(通过学习例1、例2,学生已经对“8加几”的计算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例3没有算式,因此教师要注意教学生列出算式) 学生可能列出8+7,也可能列出7+8。(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动手试一试,并把算式与答案填在书上的空格里) 教师抽学生交流算法,其他学生做小小评委,听听发言人说的计算过程,对的给予掌声,错的给予帮助并指出错误所在。 (2)做一做教材第75页课堂活动第3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76页练习十四第1、2题。 三、巩固练习 秋游活动结束了,向阳小学的同学们既收获了快乐,也掌握了8加几的计算方法,让老师考考你们的掌握情况吧! 学生完成教材第75页课堂活动第1、2题,完成后集体纠正。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和上一节课的9加几相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这节课你还发现了些什么?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8加几 ①“凑十法” ②接数法 ③假设法 ④数数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