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55155

4.3.2 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 课件+教案+课后练习+学习单(共20张PPT)

日期:2024-05-01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45632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3.2,课后,PPT,20张,学习,练习
    (课件网) 辽、西夏并立 第二课时 北宋与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上第四单元第三课 1 2 3 重点 宋辽、宋夏之间的碰撞和融合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汉族与契丹、党项族之间交往及相互影响的史实,体会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历史意义,认识到中华民族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培养正确的民族观和家国情怀。 能力目标:通过对澶渊之盟和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的分析,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辽、西夏的兴起和政权建立,知道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和战等基本史实。 教学重难点 难点 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 的历史必然性。 辽、西夏并立 第二课时 北宋与 是指四个、四个以上政权同时并存 请学生在2分钟内速读教材第101、102页,了解其他两个民族政权的建立情况,并把表格补充完整。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民族 生活方式 建立者 都城 北宋 960年 汉 农耕生活 赵匡胤 东京 辽 10世纪初 契丹 游牧生活 耶律阿保机 上京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 游牧生活 元 昊 兴庆 以导激活学 经济: 一、辽政权的建立和强大 辽逐渐强大的 原因: 政治: 文化: 外交: 1 辽政权的建立 2 多元立体学 环节一: 各领风骚(政权篇) 辽 宋 西夏 一、辽政权的建立和强大 辽逐渐强大的 原因: 经济: 政治: 文化: 注意减轻赋税,奖励垦荒,长年生活在辽国的汉族人也能在当地安居乐业;手工业高度发展 在中央设南、北面官,南面官的长官杂用汉人、契丹人,北面官的长官一般用契丹贵族。 建立孔庙,春秋祭祀;仿效中原王朝开设科举,选拔人才;模仿汉字笔画创制契丹字;制定成文法。 938年,耶律德光在位时,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幽云十六州。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 外交: 1 辽政权的建立 2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后改为辽),定都上京 1)经济: 2)文化教育: 3)政治 制度: 2 西夏的社会经济概况 二、西夏的兴起与发展 1 西夏的兴起 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在今宁夏地区建立政权,都城在兴庆府 1)经济: 西夏的冶铁、印刷、制瓷、毛纺织等手工业均相当发达。掌握先进的竖式风箱鼓风技术,西夏所造兵器锋利无比,被誉为“天下第一”。 2)文化教育: 重视儒学,广建学校,翻译儒家经书。仁宗在位时,尊称孔子为“文宣帝”;仿效中原开设科举;用汉文铸造钱币;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 3)政治 制度: 西夏的政治制度受宋朝影响很大,官制的设置基本上模仿北宋。 2 西夏的社会经济概况 二、西夏的兴起与发展 1 西夏的兴起 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在今宁夏地区建立政权,都城在兴庆府 1 北宋与辽的战——— 环节二:谁主沉浮(碰撞篇) 1004年秋,辽军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宋真宗亲征,在澶州(澶渊)打退辽军。 澶渊之战 北伐失利 守内虚外 三、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与和 一.辽宋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 二.双方撤兵,各守边界。 三.宋每年向辽纳“助军旅之费”,“银一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岁币)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澶渊之盟 1005年,宋真宗在有利形势下接受辽的议和。 2 北宋与辽的和——— 材料一:这都是屈辱求和,加重百姓负担,议和后,宋廷安于现状,“忘战去兵”“武备皆废”灭国之祸始于此。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 材料二:澶渊之盟,“稍以金帛啖之,虏欣然听命,岁遣使介,修邻国之好,逮今数百十年,而北边之民不识干戈,此汉唐之盛所未有也”。 ———【宋】苏辙《栾城后续》 材料三: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