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69809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案(表格式,含反思)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1243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国行,公祭,世界和平,教案,格式,反思
  • cover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课题 国行公祭, 为 佑世界和平 课时安排 1 课时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引导学生掌握新闻评论这种文体。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爱憎分明的语言特色,学习正反论证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体会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 结合课文内容,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对和平人士表示赞赏, 对日本右翼分子的罪恶行径进行谴责。 2. 呼吁人们只有牢记历史, 不忘耻辱, 才能在未来更好地捍卫和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正反论证的论证方法, 并能在写作中运用这种方法。 难点 通过品味文中爱憎分明的语言, 让学生牢记历史、 警钟长鸣, 激发学生捍卫世界和平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文朗读录音、PPT 课件。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讨论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步骤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南京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 是我们的六朝古都, 自古繁华。 我沉醉在秦淮河的烟波里, 我流连在夫子庙的人潮里。 今天的南京, 与世界共进, 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生机和力量。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1937 年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 在那惨痛的岁月里, 我们的同胞惨遭杀戮, 我们的古老文明遭受蹂躏。 我们只有牢记历史,不忘耻辱, 才能在未来更好地捍卫和平。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国行公祭, 为佑世界和平》。 看今天的南 京,回忆历史 中的南京,运 用对比的手 法,导入本课。 基础梳理 背景探寻 本文发表于2017 年12 月13 日《 人民日报》。 2017 年12 月13 日是我国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全世界人民都爱好和平, 但在日本, 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 他们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 扭曲历史, 美化战争, 颠倒黑白, 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 本文写于这个大的背景之下, 目的是让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 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 让 人们警钟长鸣, 牢记历史。 介 绍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解课文。 语文知识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 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就事论理, 就实论虚, 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 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 评论、 评论员文章、 短评、 编者按、 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 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简而言之, 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让 学 生 了 解 新 闻 评 论 这 种 新 闻体裁。 基础梳理 字词归纳 1. 展示 PPT, 检查学生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掌握字词。 初衷(zhōng) 公祭(jì) 宝鼎(dǐng) 国殇(shāng)野蛮(mán)杀戮(lù) 篡(cuàn) 改 抵赖(lài)颠(diān)倒 辱(rǔ) 没呓语(yì) 振聋发聩(kuì) 无处遁(dùn) 形 惨绝人寰(huán) ①国殇: 为国牺牲的人。 文中泛指死难的军民。 ②杀戮: 指大量杀害, 大规模地屠杀。 ③篡改: 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 ④右翼: 政党或阶级、 集团中在政治思想上倾向保守或反动的一部分。 ⑤呓语: 梦话。 ⑥遁形: 隐藏形体。 ⑦铭记: 深深地记在心里。 ⑧缅怀: 怀念; 追想(已往的人或事, 含崇敬意) 。 ⑨磅礴: (气势) 盛大。 ⑩惨绝人寰: 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 形容悲惨到了极点。 人寰, 人间。 ?沧海桑田: 大海变成农田, 农田变成大海, 形容世事变化很大。 ?振聋发聩: 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聩, 聋。 ?丑态百出: 比喻各种丑恶的样子都表现出来了。 2. 针对重难字词, 进行适当讲解。 例如: 篡改—窜改 同: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 都含有“改动”的意思。 异: “窜改”两语素之间是并列关系, 指改动文字。 “篡改”两语素之间是偏正关系, 意思是用作伪的手段, 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 对象一般是历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