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72976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定风波》课件 (20张PPT)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51246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语文,必修,定风波,课件,20张
  • cover
(课件网) 定风波 苏轼 苏轼在他的绝命诗中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东坡仕宦一生,沉浮一生,飘泊一生。乌台诗案是一场政治迫害,他被贬黄州。从政治上生涯看,黄州是他的谪居之所、生命的低谷;从文学创作来看,黄州是他的“洞天福地”、生命的巅峰。余秋雨说:“没有黄州被贬,一道天光就不可能射向天际。”在黄州,留下了他的旷世之作,最富盛名的是“赤壁三咏”———二赋加一词。除此还有一首谪居黄州时所作之词不能不提——— 《定风波》。 新课导入 1.认识学习本词的表达技巧。 2.感悟苏轼达观的处世态度。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 学习目标 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第三年,偏居荒野,躬耕自乐。是年春,诗人在几个朋友的陪同下去沙湖相田看地。出门时,风和日丽,却不料途中转阴,进而风雨袭来。大家淋得狼狈,而东坡浑然不觉,从容不迫地一边吟啸一边慢步前行。不久雨散云收,斜阳复出。此次沙湖之行就催生了这首《定风波》。 写作背景 分析鉴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时间: 地点: 人物: 道中遇雨 事件: 感觉: 1082年3月7日 沙湖道中 同行 、余 狼狈、不觉 已而遂晴 思考:这首词的序言交代了哪些内容? 因事感怀 小序 上阙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思考:1.面对穿林打叶的大雨,抒情主人公是怎样的态度?这体现了他怎样的个性? “莫听” “何妨” “谁怕” “吟啸且徐行” 超然物外 向风雨挑战 潇洒安闲 泰然自若 2.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 ?你认为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竹杖芒鞋” 闲散江湖 “马” 奔波官场 “竹杖芒鞋轻胜马” 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 思考: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中“微冷”“相迎”并举,表达了作者的人生体验? 明确:作者于挫折中看到希望,于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挫折和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 “料峭春风” 人生的逆境 政治的风雨 “山头斜照” 人生的希望 下阙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和“晴”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这一句写出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感悟? 明确:词人认为无论是雨还是晴都无所谓。人生也是如此,顺境也好,逆境也好;窘困也好,通达也好,都无所谓。这是词人面对仕途失意的旷达胸襟。 “风雨”和“晴” 人生的逆境和顺境 名利的失和得 官职的降和升 《定风波》体现词人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险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自解等复杂而深微的情致及旷达情怀。塑造了一个乐观,旷达的主人公形象。 归纳小结 合作探究 1.有人评价这首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联系全词,谈谈你的看法。 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等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风雨苦难,不要苦恼,不要被它吓倒,只要坦然相对,一切风雨苦难都将成为过去。 2.从这首词中你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 (1)阳光总在风雨后,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打击只会让我们坚强! (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5)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6)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1.以小见大 表现手法 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表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