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73183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分类练习:古诗词鉴赏专题 (2)(附答案)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482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部,古诗词,专题,鉴赏,编版,练习
  • cover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分类练习:古诗词鉴赏专题 (一)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回答25—27题。(8分) 【甲】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乙】早行 杜牧① 垂鞭信马行,数里未鸡鸣。林下带残梦,叶飞时忽惊。 霜凝孤鹤迥,月晓远山横。僮仆休辞险,时平路复平。 【注释】①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对于晚唐的时局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和关切,他的许多诗歌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 2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首联中,“晨起”点题“早行”,“客行悲故乡”中的“悲”字,表明了旅客们离家渐远、前途未卜的悲凉心情。 B.乙诗“数里未鸡鸣”紧扣标题,诗人走了数里路,还未见鸡鸣,这突出了早行时环境的清冷孤寂。 C.乙诗颈联采用远景近景相结合的手法,将作者身处的环境与内心的感受交融在一起,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诗人的感受。 D.乙诗尾联写诗人和僮仆之间的对话。当僮仆抱怨路途艰险,漫漫无际的时候,作者的回答令人深思。 26.甲诗中“枳花明驿墙”中的“明”字用得很妙,请分析妙在何处。(2分) _____ _____ 27.结合整体内容,分析乙诗中蕴含的情感。(4分) _____ _____ 25、(2分)C 26、(2分)“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有“照亮”之意。(1分)枳树白花照亮了驿墙,衬托出了出行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1分) 27、(4分)前三联用诗人身处的环境来写早行,通过环境渲染描绘了诗人早行时前路漫漫、思绪纷乱、孤独寂寞的心理状态。(2分)尾联用与僮仆之间近乎玩笑般的对话作结,反映出了诗人对于时局的忧虑。(2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9-10题。(共5分)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9.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3分) 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分析】这首词是秋瑾的言志之作,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这句话的意思是: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据此来描绘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词的下片写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作者虽是女子,但却有一颗男子之心,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答案: (1)示例: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颜像擦拭过一般明净。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外国列强进逼、中华大地前途危殆的忧思。 【参考译文】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