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75235

13植树的牧羊人教案(含反思)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1124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植树,牧羊人,教案,反思
  • cover
13植树的牧羊人 1.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2.通过揣摩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3.运用环境描写,精妙的比喻,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主题。 4.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1.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2.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1.通过揣摩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2.运用环境描写,精妙的比喻,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主题。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植树的牧羊人》讲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对大自然的热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的故事。这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在环保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给人以很大的启发。让我们一起走近本文的主人公。 二、学习指导(一)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慷慨(kāng kǎi)废墟(xū)干涸(hé) 坍塌(tān)酬劳(chóu)呼啸(xiào) 滚烫(tàng)水渠(qú)光秃秃(tū) 2.理解词义。 (1)干涸:干枯,没有水。 (2)流淌:液体流动。 (3)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4)酬劳:酬谢(出力的人)。 (5)转悠:漫步;无目的地闲逛。 (6)富饶:物产多;财富多。 (7)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8)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9)沉默寡言:形容性情沉静,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3.作者简介 让·乔诺(1895—1970),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战争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4.背景链接 本文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选入课本时,改为现在的题目。《植树的男人》是让·乔诺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个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 三、学习指导(二) 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脉络层次。 【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开门见山,作者对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精神的评价。 第二部分(第2—20段):以时间为顺序,写“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 第三部分(第21段):赞美老人坚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2.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我”和牧羊人的几次见面?每一次见面高原上都有什么变化? 【点拨】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我”和牧羊人的三次见面。 第一次:1913年“我”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见到了牧羊人。当时高原上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我”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走了三天,来到了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第二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又踏上了去那片高原的路。高原上有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一大片橡树长得很茂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第三次: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高原上一切全变了,这里充满了生气,变得富饶又美丽。 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牧羊人的崇高品质。 植树的牧羊人第二部分(第2—20段):写了“我”和牧羊人三次 见面的情形。 第三部分(第21段):高度评价牧羊人无私而善良的举动,抒发对他的敬佩之情。 第二课时 一、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