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77889

1.北京的春节 教案+预习单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65次 大小:607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北京,春节,教案,预习
    1 北京的春节 一、教材分析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文章以时间为顺序,细致地描写了北京春节的一系列风俗,字里行间透出人人欢欢喜喜过年的心情,反映出普通老百姓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并在对比中歌颂了新中国的美好变化。 全文共有14段,可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1-8段),写迎新年。时间上是从腊八到除夕,分为三个层次:1-5段为第一层,写腊八的风俗;第6段为第二层,写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风俗;7-8段为第三层,写除夕前迎新年的风俗。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各地的风俗不尽相同。开篇第一句,作者交代了自己写的是北京这一地域的春节,从而限制了笔墨的范围,突出了文章的重点。前三句从两个角度说明人们对过年与迎接春天有着很高的热情。一是时间的“早”。“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老规矩”、“腊月”显示出这是一种沿袭已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差不多”一词虽带有时间上的模糊性,但恰好说明了人们的高涨热情。二是季节的“冷”。“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一俗语,形象地说明了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但“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人们当然不会减少这种热情。三个句子,看似随意写出,恰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奠定了全文欢快的感情基调。接着写腊八节的主要活动———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写“熬腊八粥”,作者先介绍这一风俗的普遍性;再介绍熬粥的目的是“祭祖祭神”,“特制的”说明不是随随便便做的,这就将人们对“祖”、“神”的尊重之情传达出来。这种尊重体现在选料丰富的“熬法”上。作者议论道:“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祭祖祭神,固然包含祈祥纳瑞的成分,但在另一方面却让我们看到农业社会中的百姓生活的自给自足。写“泡腊八蒜”,作者用“还要”一词与上文勾连,简写制作方法,侧重介绍其“色味双美”的特点,饶有趣味。 第二层,作者先从三个层面写过小年的景象。一是商贩的忙碌,二是儿童们的“忙乱”,三是大人们的“紧张”。写商贩,从铺户加紧上年货、街上货摊子多和吆喝声复杂等方面,通过与平时对比,渲染出浓烈的节日氛围。“这些赶年的摊子都叫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既从儿童的视角写出了这种氛围,又为下文详写儿童的“忙乱”作了铺垫。写儿童,作者抓住儿童的天性写,一是喜欢吃“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再有就是玩,“买爆竹”“买玩意儿”和年画儿,而且这些都是他们的“大事”。而大人们则与孩子们不同,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必须给儿童赶快做新鞋新衣”,“必须”说明这是他们一定要做的事情,“赶”准确地说明他们整日都是忙忙碌碌,过年尤甚。他们这么做,为的是实现一个淳朴美好的愿望:“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第六段首句———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接着写“祭灶王”的习俗,写法上与前面有所不同,用对比来反映时代发生了变化,人们的认识也随之改变,反映出两个时代不同的社会现实。过去“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而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过去人们对美好、平安生活的期盼不能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而只能寄托于神灵虚幻的庇佑,而现在则不必如此。作者讴歌新时代的写作目的,在此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巧妙自然,没有任何斧凿的痕迹。 第三层两个段落,按时间的先后分别写“贴对联”“扫房”“备菜”“吃团圆饭”“守岁”等,事多人更忙,但作者的叙述却忙而不乱,将一幅喜迎春节的热闹图次第展现在读者面前。一是两个段落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第七段侧重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