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78961

苏科版九年级全册 物理 学案 17.2电磁波及其传播 无答案

日期:2024-06-1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1次 大小:634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学案,17.2
  • cover
电磁波及其传播 【学习目标】 1.了解波的两种运动形态。 2.理解关于波的几个概念:振幅、周期、频率、波长、波速。 3.掌握波速、波长、周期、频率之间数量上的关系。 4.知道电磁波的实质及特性;知道光是电磁波。 5.通过观察水波、橡皮绳振动时产生的波形,培养学生联想类比的思维能力。 6.通过了解麦克斯韦和赫兹分别预言和发现电磁波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攀登、不畏艰难、执著追求的科学精神。 7.在探究电磁波的特性的实验中,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即生活,生活即物理”的科学道理,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重点】 电磁波的实质及特性。 【学习难点】 对波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预习内容 1.如图所示为一列波在橡皮绳中的传播,当绳向上升起时,形成的像山峰似的凸起叫 ,当绳下降时形成的凹谷叫 ,两相邻波峰成波谷之间的距离叫 。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距离为 个波长。 2.我们把波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 ,单位是 ,它反映了波源 。 3.波源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叫做 ,用字母 表示,单位 ;波源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 ,用字母 表示,单位 。频率与周期反映了波源振动的 ,它们的关系是,f = 。 4.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叫做 ,用字母 表示,单位是 5.波的传播速度V=λ/T或V= 。 6.所有的波都在传播 的运动状态,例如:橡皮绳传播的是 的运动状态,而声波传播的是 的运动状态。 7.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 。德国物理学家 第一次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8.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 ,其速度与 的传播相同。 9.振荡电流是 的电流,当导体中有振荡电流时,在它周围的空间就产生 并且不断地向空间 方向传播。 10.单位换算: (1)8kHz= Hz (2)7.8MHz= Hz (3)60MHz= Hz (4)2000kHz= MHz 11.我们在“验证电磁波的存在”实验中: (1)选用的器材是什么? (2)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什么? (3)如果从收音机里听到“嚓嚓”的响声,表明什么? (4)从实验中你能知道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吗? 12.完成以下关于电磁波的填空: (1)跟 相似,电磁波有自己的 和 (2) 叫振荡电流,它能产生 它的频率就等于 的频率 (3)电流每振荡1次, 向前传播的距离就表示它的 (4)电磁波的频率等于 的频率。 (5)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频率及波长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6)要想使无线电波传送得远,主要方法是 13.在真空中传播着几种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频率越高的电磁波传播越快 B.频率越低的电磁波传播越快 C.波长越短的电磁波传播越快 D.不论什么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均相等 14.一种电磁波的波长为100m,它表示( ) A.这种电磁波能传递的距离为100m B.这种电磁波1S内能传播100m C.这种电磁波1S内出现100个波峰或波谷 D.这种电磁波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是100m 15.某电视台节目的发射频率为3×105兆赫,其波长为( ) A.1m B.1dm C.1cm D.1mm 16.关于无线电通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的波速等于波长除频率 B.频率大的电磁波,波长也长 C.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跟光速一样,也是3×108m/s D.无线电广播用的是长波的微波 17.下列几种情况中会产生电磁波的是( ) A.用电锯锯铝材时进出火花 B.用声响探测海底时接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波 C.敲击音叉时,音叉高速振动 D.微波炉产生微波 18.在日常生活中,当你打开或关闭电灯时,你会从旁边工作着的电视机屏幕上看到一条水平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电流通断时开关中金属碰撞声的影响 B.电路通断时交流电通过家庭电路时对电视机的影响 C.电流通断时发出的电磁波被电视机接收而产生的 D.以上原因都不对 19.关于电磁波的用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医生用X射线做脑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