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684984

4.2.3 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课件(18张PPT)+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71784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2.3,民族,和睦,对外交流,课件,18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集体备课教案 时 间 月 日 执教人 集体研讨 二次备课 辅备人 八年级 社会法治 备课组全体老师 课 题 4.2.3 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教学目标 1.了解唐朝疆域、周边主要少数民族政权和邻国;列举唐蕃交往中的主要史实: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游、遣唐使、鉴真东渡等。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感受大唐王朝开放的对外态度,认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 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唐朝文化的影响。 教学方法 材料分析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隋朝与唐朝的疆域区别及原因 阅读书本,思考:1、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效果怎样?2、了解唐朝和吐蕃的2次和亲: (时间、人物、过程、影响)3、唐朝和吐蕃的和亲政策给双方带来哪些影响?4、了解唐朝与天竺、日本交流的2次历史事件及其影响唐朝民族政策“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 ———《资治通鉴》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思考:这句话什么意思?体现怎样的民族政策?开明、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吐蕃是现在哪个民族的祖先?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生活着吐蕃人。他们饲养耗牛,种植青棵,创造出特色鲜明的文化。吐蕃人是藏族的先民。说一说谁统一了吐蕃?统一的 时间、都城?7世纪初,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建立了以逻些(今西藏拉萨)为都城的强大政权①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期)松赞干布一再请求与唐朝皇室通婚。唐太宗满足了松赞干布的愿望,决定将文成公主嫁给他。议一议文成公主为什么要带这些东西到吐蕃?文成公主入藏时,带了很多东西,除金银珠宝外,还有丝罗、绸缎医学、农学、谷物、果品、菜种、茶种、蚕种、药材、以及工程技术、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书籍。传播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科技文化,促进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②金城公主入藏(唐中宗时期)(开元十八年,尺带珠丹给唐玄宗上书)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旧唐书·吐蕃传》经过: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首领在给唐朝皇帝的信件里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影响:此后一百多年时间里,双方使节往来频繁,唐蕃关系日益密切。 唐太宗说:“昔人谓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乎? 又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就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 ———《资治通鉴》唐太宗对汉武帝的评价是否符合历史的事实?请具体说明。不符合。汉武帝反击匈奴,解除了边患,有利于北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中原地区与北方边疆地区的交往。唐太宗的民族政策与汉武帝的有何不同?不同点:汉武帝以战争征服为主;唐太宗则采取了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以安抚(收服民心)为主。唐朝对外交流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影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所以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玄奘西行出长安,独自西行,过玉门关,经过八百里流沙,跨过葱岭,行程5万里,历时18年,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成就:a.精通梵文、汉文,翻译了许多佛经。b.根据西行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记述了西域和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唐与日本———遣唐使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国家。大化改新后,日本更加积极地向唐朝学习,前后十多次派遣使者到唐朝,这些人被称为“遣唐使”。同来的还有留学生、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