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8611

2011暑假九年级语文培优专项训练:文言文专题2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3次 大小:182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1,暑假,九年级,语文,培优,专项
  • cover
2011暑假九年级语文培优专项训练:文言文专题2 11.★稼穑艰难 【原文】 古人欲知稼穑①之艰难,斯②盖③贵④谷务本⑤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种之,茠锄⑥之,刈⑦获之,载积之,打拂⑧之,簸扬之,凡几涉⑨手而入仓禀,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注释】①稼穑:播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②斯:指示代词,这。③盖:表示推测,大概。④贵:以.....为贵。⑤本:根本,这里指生产。⑥茠(hāo)锄:茠,通“薅”。薅锄:锄草用的短把儿小锄。这里用作动词,指锄草。⑦刈:割。多用于草类或谷类。⑧拂:古人用连枷击打谷子以脱粒。⑨涉:经历。 【参考译文】 古人之所以教育人懂得务农艰辛的道理,是为了让人珍惜粮食,重视农业劳动。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三天不吃粮食,父子之间就没有力气互相问候。粮食要经过耕种、锄草、收割、储存、春打、扬场等好几道工序,才能放进粮仓,怎么可以轻视农业而重视商业呢?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盖:表推测语气,大概; ②贵:以.....为贵,看重; ③本:根本,这里指生产。 ④安:怎么。 2.翻译: 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译文: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三天不吃粮食,父子之间就没有力气互相问候。 3.上文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重视农业是立国的根本;只有了解农民的辛苦,才能重视农业,做好其他事务。 12.★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原文】 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①伎②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③犹④求饱而懒营⑤馔⑥,欲暧而惰裁衣也。 (选自 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注释】①薄:这里指小。②伎:同“技”,指技能。③是:这。④犹:如同,好像。⑤营:谋求,谋取。⑥馔:食物。 【参考译文】 谚语曾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能学起来简单就贵在是否去学,这就如同学习读书一般。世上的人不论是聪明还是愚蠢,都希望认识很多的人,见识很多事,却不肯用功读书,这就好像想吃得饱又懒得做饭,想穿得暖和又懒得做衣服。 【文言知识】 释“是” “是”在现代汉语中多作判断词用,而在文言中尤其是先秦(秦朝以前)时期,它多作代词用,相当于“这”。上文“是犹求饱而懒营馔”中的“是”,即指“这”,句意为这好像追求吃饱而却懒得谋取食品。又,“是人也不知好恶”,意为这个人不知好坏。又,“是处不宜住人”,意为这里不适宜住人。自汉以后,“是”逐步有了判断的作用,但这种用法也不多。如《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的“是”,即作判断用。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薄:与“厚”相对,引申为小。②是:这; ③犹:如同,好像。④营:谋求,谋取。 2.翻译: 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 译文:世上的人不管是愚昧的还是智慧的,都想认识很多的人,见识很广的事,但却不肯读书学习。 3.上面这则民间谚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世上的事不是钱财重要,而是读书学习技能最重要。 13.★孙泰逸事 【原文】 孙泰,山阳人,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伏泰之义。尝于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 (选自唐·王定保《唐摭言》) 【参考译文】 孙泰是山阳人,年轻时拜皇甫颖为师,志行品德很有古代贤人的风度。孙泰的妻子是他姨母的女儿。起初是姨母年纪老了,把两个女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