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91696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4《可能性》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189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五年级,上册,学说,课稿,可能性
  • cover
《可能性》说课稿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对某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有所认识。本单元内容是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是对三年级上册所学知识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等恰当的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学生除了已经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以外,在生活中学生经常用石头剪刀布或掷色子等游戏规则来玩游戏,所以生活经验也是丰富的。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过程与方法:经历如何解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探索过程,用语言描述事件可能性的大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引导探究法,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索,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本课中我采用游戏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等不同的学习方法,让他们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课堂上组织学生认真操作、试验分析,推理猜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6)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自然引出本课所要研究的内容———可能性,并立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对主题的思考,巧妙的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二、研究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情况。 1、同桌两人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体验自己出锤子、剪刀、布,同伴会出什么? 结合游戏小组讨论,总结这一游戏出现的所有可能情况。列表如下: 小丽 布 布 布 剪刀 剪刀 剪刀 锤子 锤子 锤子 小花 剪刀 锤子 布 剪刀 锤子 布 2、摸棋子游戏。 活动一,既复习已有的可能性的知识,又自然引出了摸棋子的活动。让学生先讨论,然后亲自摸棋子,并记录摸棋子的数据结果,最后通过观察数据使他们进一步感受摸出棋子的不确定性。 活动二,把盒子中的棋子改为9个黑的1个白的。按照活动一的要求再摸,并把全班摸的结果进行整理。通过“摸中什么颜色棋子的次数多?”的问题讨论,让学生从全班的统计数据中初步体验摸中什么颜色棋子的可能性的大小与放置的棋子个数存在某种关联。 活动三,把盒子中的棋子改为1个黑的9个白的,照上面的要求再摸,并把全班摸的结果进行统计整理。让学生从统计的数据变化中体验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的大小与放置棋子的个数是有一定的联系。 三个摸棋子活动完后,通过议一议的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对三次摸棋子活动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使学生体会到,虽然从盒子中摸出一枚棋子的颜色是不确定的,但盒子中哪种颜色的棋子多,摸中那种颜色的棋子的次数就多,反之,摸中的次数就少。 3、摸球游戏。 通过练习,每人再次经历“猜测—实践—验证”过程,加深了对可能性大小的理解。从学生情感体验看,他们仍对小组合作的摸球游戏意犹未尽,再次摸球,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三、巩固新知。 练习是学生领悟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来巩固新知。 四、课堂小结 开放性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协作精神,学生回顾本堂课的收获,有利于培养其反思意识,使学生感受到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