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696809

苏少版一年级上册 美术 教案 第12课 玩泥巴

日期:2025-11-28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455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少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2课
  • cover
课 题 玩 泥 巴 课 型 造型表现 教学 目标 本课通过观察人物的躯干、四肢、头部的动态变化,感受、认识、学习人物动态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特征。通过观察人物动态,用捏、摆泥及欣赏人物泥塑作品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学习,分析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条、泥片、泥块等捏塑方法;引导学生善于抓住人物动态的美好瞬间,来适当夸张表现人物动态,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造型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人物动态的观察能力、立体造型能力。培养学生对泥塑人物的兴趣,提高对人物动态的审美能力,用动作、动态表现情感。 教学 重点 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人物动态,提供对人物动态的观察力、立体造型表现力。 教学 难点 用泥塑的方法,稳定表现人物动态。 教法 学法 演示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 课前 准备 (学生)橡皮泥,相应的工具:牙签、竹筷、抹布等。 (教师)泥塑工具一套或和学生准备相同。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设计意图 游戏导入 提议玩“勇敢者游戏”:以越剧乐曲为背景,做越剧亮相动作。 勇敢者起立 放越剧乐曲 教师表演越剧亮相动作 教师忽然停止动作,示意全体安静1.奇特的脸出 用“激将法”激起学生的好胜心,消除学生的羞涩心理,通过越剧乐曲亮相动作,营造课堂氛围,体现教学综合理念。 悬念设置,催还学生的好奇心。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设计意图 二、 初步探究 出示课题 回忆刚才的动作,尝试用简笔画来记录。 学生:回忆动作,简笔画记录动作。比赛谁的简笔画记录的动作较多,较生动。 游戏激趣。 小组比赛谁的简笔画画的比较生动。 谁的简笔画记录的动作比较多。 讲解人物的比例。 以一个头的长度为单位。 头部:一个头长 上身:大约两个头长 腰部到脚:大约三个头长 手:两个头长 设置悬念。 师:大家在游戏中的表现十分不错。但是老师总觉得有些欠缺。 什么欠缺呢?我们用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的画更生动呢? (课件出示吹糖人的图片,图片的上方出示课题。) 学生思考,注意力被课件吸引。恍然大悟。 回忆和记录动作,能让学生的思维中有一意识。我们今天的课可能和人的动作有关系。 讲解比例,可以为接下去制作过程中减少一些麻烦。比如:头大腿细,四肢都是简单的四根,手比腿长…… 设置悬念紧扣学生的心理,课件出示提示学生,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主体。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设计意图 三、 欣赏感受 四、 观察讨论 五、 教师示范 共同探究 播放课件。 学生欣赏。 1.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出示泥塑人物图片,请学生猜人物在做什么动作,做这些动作的时候会想什么,会说什么。 3.巡回参与讨论 4.你们真聪明,想象力太丰富了。 5.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去网上查找有关的资料。 1. 探究学习泥塑人物动态稳定性的方法。教师现场制作不易稳定的泥塑人物,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 提问 想一想,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 泥塑形式表现? 学生探究一:稳定的动态本身就很容易用泥塑表现。让学生寻找哪些动态是很稳定的,如坐、蹲、直立、倒立、睡、躺、趴等身体呈垂直或水平线时较稳定。 如身体倾斜时,手脚的张开或支撑地面时会较稳定。 课件中有许多生动的泥塑人物图片,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并松弛上一环节悬念带来的紧张情绪。 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人物的动作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进一步了解如何让人物不光有动作,还可以有思想,让冰冷的泥塑生动起来。为后面学生的创作提供信息。 引导学生拓展学习方式 教师一开始就制作不稳定的泥塑人物可以增强学生对错误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从泥塑人物本身的动作探究,较为简单,容易被学生接受。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设计意图 五、 教师示范 共同探究 六、 制作实践 七、 作品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