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97407

2011-2020年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之082a.半偏法测电阻(含答案及解析)

日期:2024-06-11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7060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011-2020年,法测,解析,答案,电阻,半偏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2.a节 半偏法测电阻 1.2018年海南卷12.(12分)某同学利用图(a)中的电路测量电流表的内阻RA(约为)和直流电源的电动势(约为)。图中R1和R2为电阻箱,S1和S2为开关。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直流电源的内阻为。 (1)断开S2,闭合S1,调节R1的阻值,使满偏;保持R1的阻值不变,闭合S2,调节S2,当R2的阻值为4.8Ω时的示数为48.0mA。忽略S2闭合后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经计算得 ;(保留2位有效数字) (2)保持S1闭合,断开S2,多次改变R1的阻值,并记录电流表的相应示数。若某次R1的示数如图(b)所示,则此次R1的阻值为 ; (3)利用记录的R1的阻值和相应的电流表示数I,作出I-1-R1图线,如图(c)所示。用电池的电动势、内阻和电流表内阻表示I-1随R1变化的关系式为I-1= 。利用图(c)可求得 V。(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5.2 (2)148.2 (3) 9.1 解析:(1)电流表满偏时总电流为100 mA,闭合S2,当R2的阻值为4.8Ω时的示数为IA=48.0mA,忽略S2闭合后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即总电流不变,则R2的电流为I2=52 .0mA,由并联电路特点,,解得RA=5.2Ω. (2)电阻箱R1的读数为148.2Ω (3)断开S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得,由上式可知,I-1-R1图线斜率的倒数等于电动势,由此得,。 2.2014年理综安徽卷21. II.某同学为了测量一个量程为3V的电压表的内阻,进行了如下实验: (1)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了正确的测量,测量时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得出电压表内阻为3.00×103Ω,此时电压表的指针也偏转了。已知多用表欧姆档表盘中央刻度值为“15”,表内电池电动势为1.5V,则电压表的示数应为 V(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为了更准确地测量该电压表的内阻RV,该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的电路图,实验步骤如下: A.断开开关S,按图2连接好电路; B.把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滑到b端; C.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到零; D.闭合开关S; E.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的位置,使 电压表的指针指到3V位置; F.保持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R0的阻值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1.5V位置,读出此时电阻箱R0的阻值,此值即为电压表内阻RV的测量值; G.断开开关S。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有: a.待测电压表 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00Ω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 d.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9Ω,阻值最小该变量为0.1Ω e.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Ω,阻值最小该变量为0.1Ω f.电池组:电动势约6V,内阻可忽略 g.开关,导线若干 按照这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①要使测量更精确,除了选用电池组、导线、开关和待测电压表外,还应从提供的滑动变阻器中选用 (填“b”或“c”),电阻箱中选用 (填“d”或“e”)。 ②电压表的内阻RV的测量值R测和真实值R真相比,R测 R真(填“>”或“<”);若RV越大,则越 (填“大”或“小”)。 【答案】(1)1.0 (2)① c d ② > 小 【解析】(1)多用电表的中值电阻即为其内阻,内阻为1.50×103Ω,与内阻为3.00×103Ω电压表串联,电源电动势为1.5V,可得电压表的读数即为RV两端电压为1.0V。 (2)①由于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影响产生误差,故选择阻值小的c能减小误差;又由于使用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电阻箱最大阻值应大于3.00×103Ω,故选择d。 ② R0=0时,电压表的指针指到3.0V位置,电压表中的电流(U1=3.0V);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1.5V位置时,电阻箱的电阻为R0,电压表中的电流,而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影响U2< U1,故R0< RV即R测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