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700595

苏少版一年级下册 美术 教案 第3课 雕泥板

日期:2025-11-24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88386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少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课
  • cover
课题 雕泥板 年级 一年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浮雕、圆雕、平雕的特点,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浮雕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阴刻、阳刻、堆塑、贴塑,运用这些基本方法在泥板上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雕泥板来获取驾驭一种材质的成就感,培养学生敢想肯做的自信心。 第 一 课 时 教学重点 体验、感受泥性,了解泥板成形的简单方法,培养学生了解、驾驭一种泥料的能力,提高动手创造的能力。 教学难点 感受浮雕的美感和装饰作用。 教 具 准 备 (学科故事渗透) 课件、泥巴、牙签、小工具、颜料、印章、印泥 。 活字印刷的发明 北宋发明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改进雕版印刷这些缺点。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毕升的方法是这样的: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 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为便于拣字,把胶泥活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排字的时候,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拣出来一个个排进框内。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的时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行了。为了可以连续印刷,就用两块铁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两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韵放回原来木格里,以备下次再用。毕升还试验过木活字印刷,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所以毕升没有采用。毕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现代的凸版铅印,虽然在设备和技术条件上是宋朝毕升的活字印刷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活字印刷的发明,为人类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中间,中国的平民发明家毕升的功绩不可磨灭的。可是关于毕升的生平事迹,人们却一无所知,幸亏毕升创造活字印刷的事迹,比较完整地记录在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的名著《梦溪笔谈》[1]?里。1965年,浙江温州出土一件印本残页《佛说观无量寿佛经》[2]??,经有关专家考证认定为是毕升之后大约50年(1103)北宋时期的_?????????_印本,应是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教 学 内 容 及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及重难点突破策略 时间 分配 导入作业提示: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们做我的小助手。 请你伸出手,在泥板上用力压,使劲按,一直按到手明显陷进泥里。压好以后把手拿出来,在黑板上用粉笔延手的轮廓将手形画下来。现在把两个造型并排放在一起,大家对比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是的,泥板上的手印是凹进去的,没有手印的地方是凸出有手印的地方的,有很明显的高低;纸上的手形是平的,没有凹凸感。这个手印是在一块底板上表现的,所以只能在正面看,后面看到的只是背面的板这种在一个底板上做出凹凸造型的作品就是浮雕。 比一比:这两组图片哪一个更立体 圆雕可以在不同的角度都看到这个作品。 出示华表找出圆雕和浮雕 对比分析深浅浮雕的特点 揭示课题:《雕泥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