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701223

苏少版一年级下册 美术 教案 第9课 转转儿

日期:2025-11-24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378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少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9课
  • cover
单元 设计·生活 课题 转转儿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紧扣校本化课标及单元目标,体现三维 1、让儿童学习转转儿的制作方法和玩转转儿的方法,寻找色彩和图形混合的变化。体验色彩和图形混合的变化,并与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 2、体会转转儿中图案、色彩变幻的乐趣。将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强调体验和游戏性,丰富学生的感受。 3、培养儿童动脑想、动手表现的能力和兴趣。通过多种教学途径,让学生进一步观察、体验和感受转转儿,了解图形、色彩的各种不同特性。 4、能用绘画和手工创作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并学会用别具一格的画面表现作品。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转转儿的制作方法和玩转转儿的方法,理解图案与色彩的混合变化。 2、转转儿中间部位的制作方法,如何穿绳。 资源的整合与撷取 【内容资源分析】转转儿是儿童非常喜欢的游戏,学着用随手可得的材料制作一个转转儿,儿童会非常乐意并有兴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游戏中体验图形和色彩混合的变化效果。对于制作玩具“转转儿”,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但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偏小,因此在使用工字钉和缝衣针等工具时,一定要指导到位。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教师在课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其他资源】转转儿范作、工字钉、彩色卡纸圆片、圆头粗缝衣针、纽扣、棉线、双面胶、安全剪刀等制作工具材料,示范用纽扣模型和圆形卡纸。 技术选择 PPT 课堂实施 集体分享 实施感悟及建议 教学流程 根据扬州市梅岭小学自主学习教学范式、流程编写条目式的,根据不同课型进行微调 解析鉴赏,展现价值问题 点拨和评价学生的自主感知 帮助提升手工制作的技巧 鼓励个性,给予自我评价的评价 帮助学生规划创作路径,实现作品的独特与个性化 教的设计 (详案) 根据上述流程编写详案 第一课时 一、学做转转儿 1.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转转儿玩具,同学们会玩吗? 今天,老师就教大家来做转转儿。 2. 做转转儿需要准备的材料有:一张圆形卡纸、两个大纽扣、一根绳子、双面胶。 3. 制作方法。【教师示范】 老师已经把其中的一个纽扣贴在了这张圆形卡纸的圆心位置,我们一起来观察纽扣:我们用的纽扣有四个钮洞。【结合示范教具】 ①先找对角的钮洞。【用笔做记号】 ②用工字钉戳通,对角钮洞,针眼戳得大一些。工字钉用完后放回针插。 ③小组同学间互相检查:戳通了吗?戳通的是对角的两个钮洞吗? ④将圆纸片反过来,可以看到两个针孔。【用笔再做记号】 这时,把另外一颗纽扣对角的两个钮洞与刚才针戳出来的两个针孔对齐,用双面胶固定。 ⑤用针把绳子从第一个钮洞穿过来,仔细看,慢慢地拽绳子,等短的这一截绳子出来了,再从第二个钮洞穿回去,仍旧把短的一端绳子拽出来,小心地把针拿下来,放回针插。 ⑥绳子两端对齐,拽直,打个结。将圆片纽扣放在绳子中间,转转儿就做好了。 二、学玩转转儿 玩转转儿的基本功就是学会转、拉和松。 第一步:转。 安全提示:老师要提醒小朋友们,在玩的时候不能把转转儿对着人的手或脸,打到的话会比较疼。 将圆纸片放在绳子的中间位置。双手食指套在绳环里,拉住绳子两端,左手不动,右手向外甩绳子。你的手指头会有一种被绳子牢牢缠住的感觉,感觉绳子很勒手!这时不能停,不能停哦,停下来可就前功尽弃了。 第二步:拉———松,这两个动作要一气呵成,要连在一起做。一起跟老师做:拉———松,再 拉———松,松的时候不能靠得太近,否则绳子会缠到一块儿。 三、比一比谁玩得最棒! 学生比赛玩转转儿。 第二课时 一、装饰转转儿 1、欣赏老师的转转 看老师玩彩色转转儿,体会图案与色彩的变化。用蓝色和黄色装饰的转转儿,转起来会变成绿色。点点花纹装饰的转转儿,转起来会变成线条。 色彩与图案都是好朋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