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704831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3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共15张PPT)

日期:2025-11-2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33843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苏教版,铝土矿,PPT,15张,铝合金,高中
  • cover
(课件网)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第一单元 《铝及铝合金》 金属铝及铝合金的使用 ⑥铝制包装膜 ①铝合金门窗 ③笔记本电脑 ④铝制导热片 ⑤电缆 ②铝制模具 1、铝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很小,约为铁的1/3,可制成 各种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 2、铝是热的良导体,导热性是铁的3倍,工业上可用铝 制造各种热交换器、散热材料。 3、铝的导电性约是铜的2/3,铝在电线电缆工业中有广 泛的用途。 4、铝有较好的延展性,可制成各种规格的铝箔。这些铝 箔广泛用于包装香烟、糖果等。 一、铝的物理性质 金属活动顺序 二、铝的化学性质 铝是一种性质活泼的金属单质! 铝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较强还原性 铁的锈蚀 铜的锈蚀 铝虽然性质活泼,但铝制品不易锈蚀,这是因为它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并覆盖在铝表面,对内部金属起到保护作用。 加热时,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这层致密氧化膜阻止了内部铝与氧气接触,对内部的铝起到保护作用! 1.铝与氧气反应 加热时铝片变软,红热 查资料可知:金属铝的熔点约为660℃,表面氧化层主要成分为氧化铝,熔点约为2054℃。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现象解释 1.用砂纸打磨铝片上部,除去氧化膜 2.点燃酒精灯 3.用坩埚钳夹住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4.用灯帽盖熄酒精灯 2. 铝与强酸的反应 盐酸 1、取出铝片,用砂纸打磨 2、把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中 3、试管中加入2~3ml盐酸 4、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5、试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废液盒中,试管放回试管架 开始反应较慢,一段时间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铝条部分消失。 2Al + 6HCl = 2AlCl3 + 3H2 ↑ 为什么工业上可以用铝罐储存和运输浓硫酸、浓硝酸? 反应物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常温下,将铝片浸 泡到浓硫酸或浓硝酸溶 液中,在铝片表面形成 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 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 反应 ,这种现象叫做铝 的钝化! 3.铝的钝化 注意:铝的钝化是化学变化,不能表述成铝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反应! ⑥插上镁条 ①装沙 ②插入铁钉 ③混合铝粉、三氧化二铁 ④装铝热剂 ⑤加少量氯酸钾 4.铝热反应 现象: 2Al + Fe2O3 = Al2O3 + 2Fe 高温 失去3e-×2 得到3e-×2 还原剂:Al 氧化剂:Fe2O3 标注电子转移,指出还原剂和氧化剂。 剧烈反应,火光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熔融态的铁。 方程式: 5. 铝与强碱溶液的反应 1、取出铝片,用砂纸打磨 2、把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中 3、试管中加入2~3ml NaOH溶液 4、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5、试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废液盒中,试管放回试管架 NaOH溶液 思考: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Al + NaOH → 开始反应较慢,一段时间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铝条部分消失。 反应物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Al + NaOH → 产生的气体可能为H2或O2 1、实验验证法 收集气体,利用氢气或氧气的性质进行检验 2、利用氧化还原理论进行分析 分析反应前后的H、O元素化合价,可以推断生成的气体 +3 2Al+6HCl=2AlCl3+3H2↑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等物质的量的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练一练 1:1 取足量铝粉,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NaOH充分反应,放出氢气多的是 氢氧化钠 2Al+6HCl=2AlCl3+3H2↑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6 9 6 6 6 某工厂用铝屑生产氢气,现有以下原料: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请你设计制备方案、说明理由! 铝的化学性质与应用 1、与氧气反应 2、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3、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4、发生铝热反应 5、铝与强碱性溶液也能反应放出氢气 生成致密氧化膜,铝的“自我保护” 制备氢气 铝罐运输浓硫酸、浓硝酸 铁轨焊接、制备金属 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