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705553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3763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7课,战国,时期,社会,变化,同步
  • cover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单项选择题 1.据《变迁中的古代社会》统计,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64年的25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63年至公元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年没有战争。出现这一“变迁”的历史时期是(  ) A.原始社会末期 B.夏商时期 C.西周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2.右图所示反映的是“三家分晋”,其主角是(  )                          A.韩、赵、齐 B.齐、楚、秦 C.齐、楚、燕 D.韩、赵、魏 3.学校新来了一位历史老师,她作自我介绍时风趣地说道:“我的名字与战国有缘,我的姓是战国时期最西的一个国家的名称,我的名是战国时期最北的一个国家的名称。”这位历史老师的名字是(  ) A.楚秦 B.齐燕 C.秦齐 D.秦燕 4.[2019·南京改编]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  ) A.20万年前 B.距今10 000年左右 C.春秋战国时期 D.夏商时期 5.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 A.促进生产力发展 B.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C.缓和社会矛盾 D.增强周王室实力 6.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废除奴隶主旧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  ) A.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奖励耕织 C.改革户籍制度 D.建立县制 7.公元前346年的新年,秦国一个老人的四个儿子回到家中,老大说他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说他因勤于耕作被免除徭役,老三讲自己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老四说他因经商致富得到政府奖励。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四个儿子中最可能在吹牛的是(  ) A.大儿子 B.二儿子 C.三儿子 D.小儿子 8.[2019·广东]对下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B.分封制度基本瓦解 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 9.[2019·烟台]诗人岑参在《石犀》诗中说:“江水初荡潏(yù),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 A.治理黄河 B.修筑都江堰 C.奖励耕战 D.发明水排 10.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秦朝李冰主持修建的 B.位于成都附近的岷江上 C.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D.发挥了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立木取信”  图2 舌战守旧群臣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 材料三 (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1)材料一中“立木取信”和“舌战守旧群臣”的人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他主持的变法是在哪国进行的?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这场变法有何意义? (4)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的一个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起止时间的识记。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起止时间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东周后期被称为战国时期,起止时间为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故答案选D。 2.D 【解析】 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所以答案选择D项。 3.D 4.C 5.B 【解析】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纷纷进行变法,以求富国强兵。所以答案选择B项。 6.A 【解析】 商鞅变法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井田制,适应了春秋战国以来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变化,体现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