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705565

第16课 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604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6课,三国,鼎立,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一、单项选择题 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其中,曹操争霸北方遇到的主要军事对手是(  ) A.周瑜 B.孙权 C.刘备 D.袁绍 2.曹操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曾在公元207年所作《步出夏门行》的组诗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时,他的“壮心”是(  ) A.消灭袁绍的势力 B.统一北方黄河流域 C.南下统一全国 D.废掉汉献帝 3.著名典故“三顾茅庐”源自东汉末年,这位曾住在茅庐里的历史人物是(  ) A.曹操 B.刘备 C.诸葛亮 D.孙权 4.[2020·广州模拟]我国古代不乏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中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 A.涿鹿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5.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三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发展呈均势 B.“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的地理条件 C.赤壁之战结局的影响 D.曹操、刘备、孙权都善于用兵 6.[2018·柳州]以下能正确反映三国鼎立时期三国地理位置的示意图是(  ) 7.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国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其中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取得的突出成就是(  ) A.大力兴修水利 B.发展海外贸易 C.造船业发达 D.开发西南地区 8.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下列一些有关东汉末年的故事,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曹操建立了魏国 B.刘邦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 C.孙刘联军与曹军战于赤壁 D.诸葛亮派船队到达夷洲 9.[2019·广东]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发给的专门许可证,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这种现象说明(  ) A.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紧张 B.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 C.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断 D.政权分立影响经济发展 10.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 夏朝?①?西周??②?汉朝??两晋?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商朝、秦朝、三国 B.周朝、西汉、秦朝 C.商朝、东周、三国 D.东周、秦朝、三国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 材料二 成皋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材料一中的“天子”是谁?从材料看,诸葛亮给刘备提出了什么建议? (2)在材料二“有名的大战”中,“弱者”战胜强者的共同策略是什么?在赤壁之战中,强者是指哪一方?弱者是怎样战胜强者的? (3)综合上述,你能从中吸取到什么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 2.C 3.C 4.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三国鼎立的相关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所以答案选择D项。 5.A 【解析】 解答这类型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词语。从“根本原因”这一限定词分析,要注意把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基本原理进行解答。 6.D 7.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时期,魏国大力兴修水利;东吴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所以答案选择D项。 8.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立魏国的是曹丕;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的是刘备;派船队到达夷洲的是孙权。故A、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所以答案选择C项。 9.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是三国时期,此时我国正处于政权分立,题干材料显示商业来往受到政治影响,故D项符合题意。A、B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