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706218

4 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课件(19张)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68986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课件,19张
  • cover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代表。 代表作有《赤壁赋》《水调歌头》等。 诗人认为一年最好的景致在什么时候? 探 究 读 根据指导,朗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朗读《赠刘景文》第一句语气略低沉;第二句语调上扬语气高昂;后两句语气深长,读出劝勉之情。 朗 读 指 导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诗人认为一年最好的景致在什么时候? 最是橙黄橘绿时 擎:举,向上托。 盖:指荷叶。 犹:还,尚且。 傲霜:不怕严寒、坚强不屈。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诗意:荷花凋谢,连那遮风挡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花朵开败了的菊花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诗意:一年中最好的景致您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赠刘景文》写的是 季 的景色,从“ 、 、 、 ”这些景象中能看出来。 秋 荷尽 菊残 橙黄 橘绿 这句诗中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赞美的是谁?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敬佩、赞美之情。 “已无” “犹有” 对 比 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深秋虽然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这首诗写出了秋季的哪些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文通过对“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等秋景的描写,突出了菊花傲霜凌寒的气概,间接表达了对好朋友的敬佩、勉励之情。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看谁说的最好。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这首诗是写给好友刘景文的,可为什么作者要大篇幅的写其他一些事物呢?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首古诗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以下问题。 这首诗是写给好友刘景文的,可为什么作者要大篇幅的写其他一些事物呢? 作者是借这些事物抒发自己对好友的赞赏同时也借此激励自己的好友不要灰心,要充满希望。 《赠刘景文》通过对“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的描写,赞颂了菊花 的气概,抒发了作者 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 。 傲雪凌霜 广阔的胸襟 劝励和支持 赠刘景文 秋末冬初 喜获丰收 赞赏勉励 荷尽无叶 菊残傲霜 气节不衰 橙子金黄 橘子青绿 充满希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