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706568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2.4《免疫调节(第1课时)》教学课件和设计(共14份)

日期:2024-05-0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398639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14份,设计,教学课件,免疫调节(第1课时),必修
    (课件网) 课题:第2章第4节 免疫调节(第1课时) 流感病毒 1、感冒病毒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吗? 2、人体能靠分泌激素而直接杀灭感冒病毒吗? 3、人体又能借助神经系统靠反射对感冒病毒作出反应吗? 第2章 第4节免疫调节 第1课时 狭义上:人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 和有害物质的抵抗力. 广义上:机体依靠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并排除“非己”,以维持机体稳态平衡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一、免疫的概念 Thymus Bone marrow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扁桃体、骨髓、胸腺、脾、淋巴结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 (发挥免疫 作用的细胞) T细胞 B细胞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在骨髓中成熟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免疫系统的组成 生 成 产 生 人体是怎样通过免疫系统来有效地抵抗病原体? 请看下段视频 ①、机体存在几道防线? ②、每道防线中参与进来的细胞或物质有哪些?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第二道防线: 溶菌酶使细菌裂解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特点:先天遗传的,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具有防御作用. 非特异性免 疫 第三道防线: 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特异性免疫 特点:人出生后才产生的,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防御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具有专一性. 主要由淋巴细胞(B细胞和T细胞)起作用. 这个男孩叫大卫.刚出生就患了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表现为先天性的B细胞和T细胞缺损,免疫功能极其低下,这样的孩子一般出生后一年就会因各种感染而死亡,但大卫却活了12年,原因是医生将他安置在一个特制的无菌隔离室中,连食物也需要严格消毒。遗憾的是,在他12岁那年因为骨髓移植失败而死亡. 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蓝色)攻击T细胞 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是特异性地作用于某些T淋巴细胞,HIV病毒通过自我复制后,随血液流动,几乎侵染整个免疫系统. 津巴布韦一名6岁的艾滋病患儿 HIV感染者经潜伏期后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由特殊病原体引发的严重感染,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之间的关系 艾滋病患者并非死于艾滋病而是由于缺乏免疫力死于其它并发症(病菌感染或癌症). 讨论: 1、HIV浓度升高、人体免疫能力丧失和艾滋病的直接死因有什么关系? 3、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几年? 约9年 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不能抵抗疾病的侵袭,进而使人死亡. 2、T细胞在人体内可能发挥什么功能? 其能够攻击侵入的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 是怎样起作用的呢?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抗体 营地 第三道防线与病原体战斗的场面 识别“自己” 排除“非己” “作战对象” 定义: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抗原 免疫系统如何识别“自己”? 特点 异物性:一般指进入机体的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花粉等.自身衰老、受损或癌细胞也会成为抗原. 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大分子性:构成抗原的物质通常是相对分子大于10000的大分子物质. 免疫系统如何排除“非己”? “作战部队” 众多淋巴细胞 “作战武器” 抗体 定义: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浆细胞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抗体 抗原 进入人体 被体液中相应的 消灭 被相应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