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714375

6 散步 2课时课件(46张PPT)+教案+朗读音频

日期:2024-05-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9次 大小:115134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散步,课时,课件,46张,PPT,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 散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把握全文感情基调,训练朗读语气、节奏的技巧。 2.探究本文的语言特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理解文章内涵,体会作品中的人性美。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反思自我,加深对亲情、社会责任的理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2.品味重点词句,感受文章中展现的亲情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师:家是温暖的港湾,在我们疲惫时给我们依靠;家是人生的加油站,当我们感到沮丧时,它总是给我们前进的力量。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莫怀戚的《散步》,走进他笔下温暖的家。 1.初识作者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栏目) 2.明确写作背景 资料助读: 课件出示: 本文写于1985年。莫怀戚的父亲刚过世,照料父亲多年的母亲一下子生活没有了目标,身体也不好。做医生的弟弟私下说母亲处于丧偶综合征中,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同时,作者在和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交流的时候发现他对中国人的敬老爱幼大加赞赏,认为是“文化的精髓”,因此在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时候产生了写这篇文章的念头。这次散步就是一次陪伴,与陪伴相伴的,是作者对“生命”的感受和思考。 【设计意图】以比喻导入新课,自然而贴切。资料助读,既能让学生随堂巩固对作者信息及写作背景的了解,又能让他们初步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朗读悟情,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并在文中找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 预设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2.探究学习 比较:下面改写后的句子和原句相比,哪个更好? 课件出示: (1)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2)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母亲、妻子和儿子。 预设 第(1)句更好。“我的”重复出现,以第一人称作为叙事主体,一是突出“我”在家庭中的重要,二是突出“我”与“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之间的至爱亲情。 师小结:开头独句成段,总领全文,交代了事件、地点、人物,而且从朗读中我们初步感受到了这一家四口三代人之间浓浓的亲情。 3.思考:请概要地说说散步的过程 预设 散步的起因———散步的快乐———产生分歧———分歧圆满解决。 4.对比中明确感情基调 比较:与《秋天的怀念》相比,本文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 预设 《秋天的怀念》———沉痛、感伤、压抑、深沉,结尾有一种达观释然的宁静。 《散步》———愉悦、温馨、舒缓。 【设计意图】将朗读技巧的指导与对课文的理解感知和学生的朗读体验有机结合,突出了朗读教学与文章感情基调之间的联系。 三、品读明情,感受亲情 1.从人物关系的角度读“亲情” 师:散步本来是件很平常的事。但在莫怀戚的笔下,却处处显现出它的不一样。那么,作者一家人这次散步与我们平常的散步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散步的过程体现人物关系的角度(母子、父子、夫妻、祖孙),分组谈论阅读中的发现。 (小组讨论后,从人物关系角度,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预设 从文中的“散步”一事,我读出了家人之间的关爱、尊重,读出了祖孙之间的和谐、谦让,读出了儿子对母亲的孝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人物关系的角度,通过分组品读赏析,体会一家人之间的亲情,于细小之处见真情。 2.赏析课文第2、3段 学生默读第2、3段。 (1)小组讨论:你从这两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了母子情深? 预设 ①第2段几个短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充分展示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跃然纸上。②第2段最后一句回环句“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