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715881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之一《秋兴八首(其一)》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55078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之一,PPT,29张,课件,秋兴八首(其一)
  • cover
(课件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不断的诵读,在朗诵过程中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2、学会抓住意象解读古诗的技巧 3、学会把握诗歌中奠定的情感基调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如何鉴赏一首诗:通过把握意象描述的画面,营造的意境,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2、赏析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感受是人深沉的家国之愁与故园之思。 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共八首。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弃官,至当时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年)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在非常寂寞抑郁的心境下创作了这组诗。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diāo wū sēn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yīn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xì xīn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cuī zhē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xìng 教学目标1:诵读初识 通过诵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情感? 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触景生情、 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 2.托物言志、借物咏怀 3.借古讽今、借古咏怀 4.借典抒情 5.借事抒情 6.借人抒情 景情关系:景情相同(情景交融) 景情相反(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 手法初探 请大家在了解写景诗的基本抒情手法后,探究本诗中的景物(意象),分析情感。 学生朗诵首、颔两联 要求:找出此两联中的意象,并体味这些意象的特点 教学目标2:抓住意象解读古诗 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谢榛说:“景乃诗之媒”,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 诗对意象推重,逻辑语言不能完美地表达诗人心中之意,就只好“立象以尽意”。 首、颔两联意象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意境:营造了衰败、萧瑟、阴森又风云变化的悲壮意境。 ①玉露,是白露,像白玉一样晶莹剔透的露水。(视觉) 明确:露这里是朝露,朝露生命极短,而作者此时也已50有余,人生之秋也已到来,生命也即将结束。 ④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是山是水,也暗指国家;气萧森,萧瑟阴森,也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一语双关。(视觉) ③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把秋意的凌厉残酷表现出来。表达出凋零、伤心、伤感的情绪。 ②枫树林,鲜艳到极致的红色。(视觉)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寒露凋伤了枫树林,巫山巫峡的气象萧瑟阴森。 首联借景抒情+双关。状秋季败落、阴森之景,烘托作者低沉心境。 首、颔二联的这些意象都显露出一种“悲凉”之感,他们构成的意境也给人以 “悲无尽“的冲击。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照。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俯视);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仰视),借景抒情。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视觉) 他虽在写景,却实在写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一语双关,暗示着时局的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光景暗淡,作者心情既翻腾不息又阴沉郁闷。 江间的波浪连天涌起,塞上的风云接地阴沉。 颔联借景抒情+双关。状波涛汹涌、天翻地覆之景,烘托作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