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测评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列宁曾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在战争时期,特别是当国内战争切断了我们与……产粮区的联系……不实行余粮收集制,我们就不能维持下去。”列宁所说的“这种政策”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重商主义政策 解析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核心内容,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A 2.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该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 A.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B.德国法西斯正大举入侵苏联 C.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D.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解析为了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决定实行余粮收集制,题目提供的传单反映了这一政策。因此,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D 3.1923年,列宁提出:“为了通过新经济政策使全体居民个个参加合作社,还须经过整整一个历史时代。在最好的情况下,我们度过这个时代也要一二十年。”此后苏联的历史发展表明( ) A.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B.列宁的设想体现了急躁冒进的倾向 C.斯大林与列宁在过渡速度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 D.斯大林坚持了列宁的建设方针 解析按照列宁的设想,苏联通过新经济政策要“一二十年”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胜利。但是,斯大林执政时期通过实施计划经济加快了建设的步伐,缩短了过渡的时间。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C 4.1921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他说:“(这)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列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 ) A.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D.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 解析1921年,苏俄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答案C 5.下图为1922年与1925年苏联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对比图,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程度的提高 D.“斯大林模式”的实施 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18~1920年实行,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在1921~1928年,故B项正确;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与新经济政策不符,故C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开始实施是在1927年,故D项错误。 答案B 6.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实施并完成,苏联的工业化和全盘农业集体化的胜利完成,以及卫国战争前苏联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军事和军备的全国总动员,这些都足以说明“斯大林模式”( ) A.优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 B.具有实用和高效的特色 C.适应了苏联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D.自身能克服各种弊端 解析材料表明,“斯大林模式”不仅促进了社会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发展,而且在保障卫国战争所需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B 7.“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以上现象客观上反映了( ) A.余粮收集制的废除 B.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集体农庄自主权扩大 解析由“集体农庄”可判断属于斯大林时期,故A项错误;由“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