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731161

3.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课件26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294270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课件,26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课件网)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课外古诗词诵读 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也都有漂泊江湖之时,这便难免乡情汹涌。王维惦记故园窗前一枝梅花是否开放,思绪漂浮,感慨万千;李白感念故乡流水万里相送,形影相随,情意绵绵;王之涣横笛吹奏幽幽《杨柳曲》,心生愁怨,迁怒春风。游子思乡,乡情如海,游子怀旧,旧念漫天。?岑参随军奔波,辗转南北,有感时局动荡,怀想亲朋好友,遂和泪带血,饱蘸情思,写下了感人肺腑的诗篇《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人。著名的唐代边塞诗人,曾任嘉州刺史。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1、作者简介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2、背景介绍 重阳节当天行军的时候想起了故园长安。 3、解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cén shēn) (lián) (bàng) 1、读准字音 2、视频朗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3、读准节奏 4、读出感情 5、抽生朗读 6、全班齐读 1、结合课文注释,解释下面的词语 九日: 强: 登高: 怜: 傍: 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勉强。 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可怜。 靠近、接近。 2、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的画面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3、这首诗写了一个中国传统节日:, 从本诗 “九日”、“登高”、“饮酒”、“菊” 等词语可以看出。 重阳节 1、“强欲登高去”,“强”当何解?为什么会勉强?本句和题目什么关系? 明确:勉强: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重阳节大家都喜欢登高,而诗人却说勉强想去登高,透着些凄凉之意,不知这是为何。首句点题。 请你用一个四字短语来概括: 强欲登高 2、“无人送酒来”,登高咋又想起了酒?还因为诗人又想起了一个人?王弘来了吗? 明确:重阳佳节,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节。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借用典故——— 无人送酒 请你用一个四字短语来概括: 表达行军凄凉萧瑟 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同学们闭目想象一下,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明确:长安城里,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壁残垣间,一丛丛菊花寂寞、可怜地开放着。 4、“遥”说明什么? “怜”字如何理解?可怜什么?为什么可怜? 明确:“遥”说明远,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怜”:可怜。可怜故园菊花。 “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 故园菊花 请你用一个四字短语来概括: 5、菊花值得联想的很多,为什么偏偏写“应傍战场开”? 明确: 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