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觉肌理》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感觉肌理》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和生活中不同材料表面不同的肌理,通过触摸让学生感觉不同材料不同的肌理特征。学习各种技法得到材料的肌理,感受不同材质的肌理美感,并对肌理进行重组,创作一幅有肌理趣味的新作品。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有丰富的想象力,语言简单有趣,这节课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最直观的感受大胆的说出来,表达自己看到肌理的真实感受,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眼睛和体味生活的心灵。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欣赏不同质感材料的激励,感受到材质的肌理美。 过程和方法: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创作一副有肌理趣味的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从观察,触摸到动手表现,充分感受不同质地材料的肌理美。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美,创造更加漂亮的肌理美作品。 教师准备:各种不同肌理的作品,范作。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画好的一棵树干作业。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 初步感受肌理 1、摸一摸 师:用手摸摸桌面,摸摸脸,摸摸衣服,拉链/纽扣 有什么不同感觉? 生:(脸光光的 拉链毛毛的……) 师:看看自己的手掌心,手指上,上面有什么? 2.揭示概念: 像手心手背上这样的纹理,我们把它称为肌理。 【设计意图】:观察和体验是学习的基础,学生通过直观的触摸身边的物品,观察物体表面的纹理,自然而然就明白了什么叫肌理。 二、深入学习肌理: 1、猜一猜 师:这是什么事物的肌理?这个肌理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觉?依次图片出示: 小结: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肌理,不同的肌理给我们不同的感觉:规则的肌理给人一种粗有秩序的感觉,不规则肌理看上去活泼灵动,粗糙的肌理给人厚重的感觉,细腻的肌理给人柔和的感觉,这些丰富的肌理就构成了美好的大千世界。 2、看一看 大自然中还有更多肌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依次图文出示) 河里的水干了,形成 的肌理, 风儿吹过沙漠, 留下 肌理 给我们 感觉。 给我们 感觉。 台风来了,形成 的肌理(手比划) 卷起了()的海浪, (手比划) 雨点落在窗户上, 在水面上溅起一个个的(圈圈) 形成一个个的(点), 留下一条条的(线)。 总结:大自然真是很神奇,大地山川河流,风雨雷电都有不同的肌理,把地球打扮得多姿多彩,给我们美的享受和启发。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和看一看的活动,让学生欣赏更多不同的肌理,同时引导他们说说不同的肌理给人心理感受。选取的图片是自然界中的典型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希望通过自然界中美的图片,引起孩子美的感悟,并潜移默化的告诉他们,美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去发现和观察。有了深切的体悟,才能更好的表现。 4. 欣赏生活中的设计 人类很早就认识的了肌理,并用肌理来美化装饰我们的生活。出示图片欣赏 夏朝陶鼎:这是3000多年前夏朝的陶鼎,它最初是煮东西用的锅,后来发展成祭祀祖先的器皿,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这个字也就有了显赫、尊贵的意义,例如我们夸一个人时好说:大名鼎鼎;说话算话时就说:一言九鼎。这个陶鼎身上装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肌理?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江南园林:江南园林是古代一些贵族的私家花园,里面有亭台楼榭、假山池塘,是很美的地方,你能找到园林中的不同肌理吗?它们组合在一起带给你怎样的感觉?(鹅卵石地面 屋檐 漏窗) 中国水墨画:你知道用什么工具画的吗? 你在上面找到了什么肌理?(皴擦 染) 梵高《星空》:你在上面找到了什么肌理?(放大细节) 龙袍:上面有什么肌理,给你什么感觉?(云纹 水波纹) 草间弥生波点作品:这个怪婆婆大胆的运用了波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