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751435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之 奇妙的对联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233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梳理,探究
  • cover
奇妙的对联 学习目标 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掌握对联常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尝试对对联,积累一些名联。 学情分析: 学生对对联有所耳闻,但对具体规范的要求并不清楚。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尝试对对子。 教学方法: 品悟欣赏,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对联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导入新课。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二、对联的起源 张贴桃符: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风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到了唐以后,有人开始把桃符上的门神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中华第一联(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三、对联的具体分类 一字联、名胜联、胜迹联、山水联、庙联、寺观联、庭宇联、会馆联、学校联、戏台联、居室联、喜联、贺联、节日联、春联、婚联、寿联、祝联、自寿联、挽联、他挽联、自挽联、岁时联、干支联、元旦联、元宵联、端午联、七夕联、中秋联、重阳联、故事联、题赠联、格言联、行业联、商业联、应制联、时事联、文艺联、谜联、节气联、迎春联、述事联、抒情联、状景联、哲理联、评论联、装饰联、交际联、宣传联、会场联、广告联、游戏联、巧妙联、通用联等。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春联) 并蒂新开幸福花 ,同心永结富裕果。(婚联) 虽为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行业联:理发店) 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书店)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自勉联) 作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城隍庙) 著作有千秋此去震惊世界,精神昭百世再来造福人群。(挽联) 明清两代,对联进入昌盛时期。明代的朱元璋、刘基、解缙,清代康熙、乾隆都有“到此一题”的雅兴,铁齿铜牙的纪晓岚、胸有成竹的郑板桥等对联高手也随之诞生。 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四、对联常识 1.基本常识 傍百年树,读万卷书。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①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 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练习: 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②词性相同,位置相对。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③结构相当 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结构一致,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墙 上 芦 苇,头 重 脚 轻 根 底 浅;   山 间 竹 笋,嘴 尖 皮 厚 腹 中 空。 分析:奥运精神传友谊,圣火辉煌映和谐。   此联中用“辉煌”对“精神”属于词性失对,即形容词对名词。 请适当调整下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 上联: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下联:桥过下扁舟,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