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 题 画身边的小物件 教材分析 学生们喜欢用线条涂鸦,描绘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他们的情感。本课借助线条这一绘画手段,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观察身边的小物件,如书包、文具盒、钥匙串、小水壶、小饭盒、笔记本等,把他们作为练习写生的对象,养成先整体再局部刻画的习惯表现物件形象特征、基本结构,提高学生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 能力目标:让学生适应先打大形定位,再逐步刻画细节的绘画过程。 情感目标:通过习惯的养成,体验快速表现造型带来的乐趣和成就。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从整体观察物体的形状,快速找到物体的基本形体。 教学难点:如何从整体一步步的刻画出物体。 教具准备 教师教学准备:线描写生范作、各种小物件等。 学生学习准备:铅笔、图画纸、随身携带的小物件等。 课时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1.故事导入 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先看一个小短片。(播放视频短片) 大家都知道这4个盲人对大象的形容不准确,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都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只从局部看问题) 在平时画画当中,我发现有的同学也和这4个盲人一样,画东西喜欢盯着某个局部不放,画了擦擦了画,不仅拖慢了画画的速度,还经常出现构图过大或过小的问题。 为了帮助同学们养成一个良好的绘画习惯,今天我们就从身边的小物件开始,学习从整体到局部的绘画方法。(课题展示) 2、新授知识 像饮料、笔、削笔刀、小刀、帽子等物品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物件。 想象一下,当我们将这些物体身上的花纹装饰去掉之后,这些物品的基本形状和哪些几何图形相似?(水壶?笔?削笔刀?小刀?子?) 对此,同桌之间讨论一下我们可以总结出一条什么规律?(请这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还有谁有补充?)(物体的基本形状是常见的几何图形) 不管造型多么复杂的物品,它的基本形状都是常见的几何图形。有的是单一的几何图形(例如课桌椅就是单一的长方体),有的则是多种几何图形组合在一起(像这个闹钟就是由一个椭圆的钟面和两个半圆的耳朵组成)。 谁记得平时上课姜老师经常强调的绘画步骤是什么?(打形、勾边、细节)(学生边说边板书)(及时表扬) 结合刚才发现的规律,我们一起来完善绘画步骤。以这个水壶为例子,它的基本形状是一个圆柱体。(板书) 第一步:打形。这里的形指的是物品原始的基本形状。打基本形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物体在画面的位置,防止出现构图问题。 第二步:修整(加/减)。这是整个绘画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在这一步当中我们要在基本形上将多余的地方去掉,画出瓶盖,修出瓶身,在添加上手柄、挂绳等部件。这时物体的形状样貌已经展现出来了。 第三步:勾线。 第四步:细节。例如画出盖子上的凹槽、挂绳的纹路、瓶身的花纹等。 3、学生绘画 既然学习了新的方法,那我们就要学以致用。请同学们这四个步骤,在方框内画画你们带来的小物品,注意构图大小和位置。(边画边找几个同学的作品展示) 4、欣赏点评 (教师找两、三个孩子的作品进行展示,请他们各自说一说觉得做的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然后老师再点评。) 5、归纳小结。 从整体到局部,从基本几何形到细节的刻画,这样的方法不仅仅适用于画生活中的小物品,它还适用于对建筑和人物的表现。 课后,希望同学们能够用今天学的方法勤于练习,相信大家的绘画功力在你的努力下会越来越深厚的。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课题:画画身边的小物件 规律:物体的基本形状是常见的几何图形 步骤:①打形 ②修整 ③勾线 ④细节 教学反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