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774754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40张ppt)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130616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
  • cover
(课件网) 教学课件 课外古诗词诵读 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 七年级上册 新 课 导 入 第一节 新课导入 ——— 品味古诗词 古典诗词的美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哪怕身在今天的我们,时隔千年,去温读这些精炼优美的诗词,依旧能深切感受到古人抒发的感情,勾起的每个人心里的无限诗意。 诗词被称作中国古代最优美的文字是当之无愧的,它以最精炼的文字,最抒情的文字直达人心底。时而婉约到极处,时而又豪放到极处,细细品味间,让人沉醉心迷,接下来的时间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古诗词。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 体 感 知 第二节 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他因写诗而闻名,为当时的人们所激赏,称赞他的诗可以“泣鬼神”。他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 杜甫,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 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 李益(748-829),字君虞,排行十,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代宗时迁居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授华州郑县尉。有《李君虞诗集》《全唐诗》存诗二卷。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朗读四首古诗词,注意朗读的节奏。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 入 探 究 第三节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想念你啊! 深入探究———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峨眉山月歌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峨眉山月歌》借哪两种景物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的? 深入探究———阅读理解 峨眉山月歌 诗人借“ 山中月”和“江水流”两种景物来传送眷念之情,这样寓情于景,使情景交融 。另外,诗歌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诗中连用五个地名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有何作用? 深入探究———阅读理解 峨眉山月歌 全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深入探究———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江南逢李龟年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