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一、唐朝的建立———太原起兵 617年, 李渊在太原起兵,攻下长安。 618年,唐朝建立 二、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出现原因 “贞观之治”的表现: 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正确处理 君民关系。 2、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2)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作用:有利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促进社会安定,增强了国力 3、要想当好君主,必先安定百姓;要想安定天下,必须先正自身。安定百姓,就要轻徭薄赋;正自身,则以清心寡欲和虚心纳谏为要。 (3)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作用: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保证政治比较清明 唐太宗李世民时,宰相房玄龄与杜如晦 共掌朝政,唐朝之规章法典皆多为其所制。 房氏多谋略,杜氏善决断,是以人称之为 “房谋杜断”。唐太宗时与之商谈国事时, 房氏常出谋划策,但优柔寡断。而杜氏果断 立决,取拾得当。二人齐心协力,搭配 得宜,佐唐太宗治天下。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1)唐太宗的这番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2)这番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风范? 唐太宗把魏征比作镜子,通过魏征来了解自己的得失。 反映了唐太宗善于以史为鉴,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勇于改过的治国风范。 以铜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冠;以历史作为 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我常常通过这 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犯错误。魏征死了, 我也失去了一面镜子。 黄河发大水了! 1、分工明确相互合作 2、相互牵制 3、改善并加强了秦代以来的中央集权 4、提高了行政效率 执行诏令 审核诏令 草拟诏令 土木工程 审判刑罚 军事警备 祭祀教育 户籍管理 任免官吏 (4)沿袭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大厦云构,非一木之枝;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 (5)沿袭和完善隋朝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改变了隋朝以前主要依赖荐举和凭借家庭出身来做官的惯例,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促进了教育事业、文学艺术的发展。 史称“贞观遗风” 三、武则天与贞观遗风 四、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1、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经过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发展; 唐玄宗重视地方吏治,亲考县令政绩; 唐玄宗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求谏; 坚决抑制奢靡,提倡节俭; 荒地的开辟和耕作技术的改进。 2、开元盛世的总体表现 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3、开元盛世的具体表现: (1)农业生产:开始广泛使用曲辕犁和筒车, 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 (2)手工业发达:唐朝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业技术高超; 唐三彩是闻名于世的艺术珍品 巧夺天工的瓷器 唐三彩 邢窑白瓷 越窑青瓷莲花碗 唐朝陶瓷业达到很高的水平,邢窑的白瓷像银像雪 ,越窑的青瓷像玉像冰。闻名于世的唐三彩融合绚丽,斑驳淋漓。 白瓷盘 唐三彩骆驼彩陶佣 (3)商业繁荣: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长安城规划有如棋盘,十分整齐,坊和市界限严格。 繁华的长安西市 古代洛阳城 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