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781318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20039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8课,百家争鸣,课件,26张,PPT
  • cover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老 子 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 简介: 春秋后期楚国人 姓李名耳 著作:《道德经》 一.老子 思想主张: ①顺应自然; ②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③主张无为而治。 《道德经》书影 朴素辩证法思想:朴素辩证法思想: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双面性! 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 难——— 长——— 高——— 强——— 前——— 生——— 易 短 矮 弱 后 死 二、孔子 Ⅰ、简介:春秋后期鲁国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全景 Ⅱ、成就: ①思想上: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②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③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有朋自远方来, 君子坦荡荡, 己所不欲, 三人行, 三军可夺帅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不亦乐乎。 小人常戚戚。 勿施于人。 必有我师焉。 匹夫不可夺志也。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说说孔子的名言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德不孤,必有邻。 ④著作:其言论被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三.百家争鸣 学派 代表 时期 著作 主张 墨家 墨子 战国时期 《墨子》 (1)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2)提倡节俭 儒家 孟子 《孟子》 (1)主张实行“仁政” (2)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得民心者得天下) 荀子 《荀子》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道家 庄子 《庄子》 (1)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2)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即“天人合一”) 典故:庄周梦蝶 学派 代表 时期 著作 主张 法家 韩非 战国末期 《韩非子》 强调 ,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后成为秦朝的治国思想) 兵家 孙武 春秋末期 《孙子兵法》 兵家创始人; 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 以法治国 概念: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背景: (1)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飞速发展,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攻击 (2)政治:各国竞相改革,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3)思想文化: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见解,涌现出大批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局面。 百家争鸣 孟子 孔子 墨子 庄子 韩非子 墨家 道家 法家 儒家 墨家学派 创始人: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 墨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言行记录在《墨子》一书中。 战国时的儒家 代表人物: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并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孟母与孟子 庄 子庄 子 主张:主张: 顺其自然和民心,精神自由,人格独立 韩非 韩国人,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强调“改革”“以法治国”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韩非 《韩非子》书影 兵家 代表人物:春秋末期军事家孙武 《孙子兵法》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春秋 提倡“仁” 孟子 战国 “仁政”;“民贵君轻”;反对兼并战争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节俭 道家 老子 春秋 事物包含对立的两方面 庄子 战国 人应该顺其自然 法家 韩非 战国 建立中央集权;以法治国 课后练习 1.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主张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