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785827

15 诫子书 2课时课件(47张PPT) +教案+ 素材

日期:2024-05-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41891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子书,课时,课件,47张,PPT,教案
    (课件网) 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 七年级上 15 诫子书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 汉贼明大义, 赤心贯苍穹。 ———文天祥 这几句诗都提到同一个人,你知道他是谁吗? 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诸葛亮,27岁前,隐居隆中,淡泊名利,志在修身;27岁后,出世为宦,志在兼济天下,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显拳拳爱国之心。他是儒家文化中君子的典范。然而,作为父亲,他和普天之下所有的父亲一样,有一颗深沉的爱子之心。他将自己多年来的生活感悟和人生经验凝聚到86个字中,写就了《诫子书》。我们来看看他说了些什么。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圈出文中的生字词,并借助相关资料,注上拼音。 初读课文 fú yín “夫” 用在句首,是发语词,所以读“fú”。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根据朗读示范,用“/”划出语句停顿。 朗读停顿的划分技巧。 划分句子的停顿,首先,我们可以找找虚词,如“夫”字,它是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可与下文断开。“以”是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因此停顿可划分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文中这样的虚词还有“与”“则”,它们也是连词,所以“与”“则”前可停顿。其次,还要根据句子意思划分停顿。 本文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文中有许多句子字数相同,句意相对,我们把这样的句子称为对句。对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韵律感、节奏感。 再读课文 结合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文意,圈点出疑难词语。 理解重点词语。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励精:振奋精神。 治性:修养性情。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遂:最终,竟。 (1)重点实词 学 (2)一词多义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动词,学习) (名词,学业)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③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义:懈怠。 今义: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长。 (3)古今异义 古义:轻薄。 今义: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险要。 古义: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今义:多指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 (4)词类活用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目标) (形容词用作动词,增长) 理解重点句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译文: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贡献。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只能悲哀地守着穷困的屋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通译全文大意。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 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