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793673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第13课《刮出来的画 》教案

日期:2025-11-2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307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13课,刮出来的画
  • cover
《刮出来的画》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刮出来的画》是小学美术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的内容。 刮画是一种颇受孩子们欢迎的新画种,它是一种比较具有表现力的造型工艺。材料、工具也很有特点,色彩对比强烈,具有一定的装饰性。本课旨在让学生在了解刮蜡画的特点、掌握刮蜡画技法的基础上,动动脑筋,大胆想象,创作出有个性的作品来,感受刮蜡画创作带来的意外效果,享受制作过程中的乐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化,思维方式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该年龄段的学生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学生们对线描画有了一定的了解,尝试过运用线来画画,本课的刮画与其有相通之处,学生们对刮画的创作较容易掌握。 设计理念: 通过故事创编及游戏情境的创造,使学生更满怀激情地去体验和创作,在这一系列的美术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涂色的技巧,懂得和掌握了刮画的新技法,更重要的是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的心理得到了舒展并健康发展。 教法学法:?欣赏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谈话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通过观察、欣赏、比较,了解刮画的特点和画面的处理方法,在实践中增强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3.感受新型刮画纸带来的意外效果,享受制作中的新奇感和快乐,提高绘画兴趣。 教学重点:刮画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工具,处理好粗细线条的排列及画面中点、线、面的关系。学习材料:各种刮画小工具、刮画纸。 教学准备:范画、刮画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视频播放、师讲故事)在距离我们很近,又很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广阔的深蓝色的海洋世界。在这个世界的海底,生活着无数的小鱼和大鱼,他们天真烂漫、和平友好,生活的无忧无虑。他们住着珊瑚和贝壳建造成的小屋、吃着五颜六色的海底美食;许多小鱼不但成为了好朋友,也结识了可爱的海龟、漂亮的水母、活泼的小虾和严肃的大鲸鱼等等许多海洋生物…… 引导学生用颜色来描述海底的颜色。(师用油画棒图出五颜六色的底色) 现在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去海底找小鱼做朋友。(快速涂上黑色) 出示刮画纸: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张纸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学生自由汇报。 【设计意图】讲故事引入能快速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维持良好的班级纪律。 二、观察、比较、欣赏中体验刮蜡画的独特,引出课题。 1. 教师演示刮蜡画,引起学生好奇心。 师借用学生认为不可能画出画的工具在黑色的纸上表演刮画。(师快速演示刮画) 2. 谁知道它是怎么变出来的? (假若学生不知道是怎么变出来的,老师就自然的引出:那老师来告诉大家,这画是刮出来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刮出来的画。板书课题《刮出来的画》 【设计意图】师即兴演示能够增加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内容。 三、引导探究,认识刮画 让学生回想,你都用什么工具画过画? 出示两张不同的范画(用黑笔直接画的效果和刮出来的画的效果)。请大家边欣赏边思考:刮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何不同?究竟这张纸有什么特别之处? 学生欣赏作品、讨论不同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小结:以前的画是用笔直接画上去的,而刮画纸上有层黑蜡,用工具刮成图案才能露出颜色。刮画是一种双层艺术类纸品,上层主要为黑色,下层为单色或彩色,刮去上层的黑色便露出下面的彩色。 尝试:请同学一边用身边的东西尝试在纸上刮,一边思考以下问题: 身边哪些东西可以作刮画工具? 工具不一样,刮出来的效果一样吗? 学生分组尝试使用工具,谈体会。不同工具刮出的线条不同,轻重不同效果也不同。 (师用点线面知识继续作画,以线条为主,适当地刮出块面) (3)学生思考:不同工具刮出的线条不同,怎样才能合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