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794986

22《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23708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死于,答案,练习,同步,安乐,忧患
  • cover
22.《孟子》三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    )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3)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 (4)孙叔敖举于海(    ) (5)百里奚举于市(    ) (6)入则无法家拂士(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选拔、任用) B.空乏其身(财资缺乏) C.所以动心忍性(忍耐,容忍)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曾益其所不能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入则无法家拂士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百里奚举于市愿为市鞍马 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C.曾益其所不能香远益清 D.人恒过国恒亡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A.博学而笃志 B.康肃笑而遣之 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D.择其善者而从之 6.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曾益其所/不能 C.行/拂乱其所为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_____,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文章主要阐述了__人才是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__的人才观。 (2)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认为一个人经过磨难砥砺的益处是: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导致亡国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回答问题。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 (2)行拂乱其所为_____ (3)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____ 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从个人和国家两个不同角度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B.文章开篇以六位先贤的经历证明: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C.文章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缜密。 D.本文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对今天的写作仍具借鉴意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 _____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_____ _____ _____ 11.唐代名臣魏徵认为:帝王心怀忧贫,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 12.课文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能否删除?请结合上下文说明理由。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13.本文开篇列举的六个事例可以印证“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而当代中学生大多处于“顺境”之中,在这样的“顺境”之中怎样才能避免“死于安乐”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14.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文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甲】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1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举于市 举一反三 举足轻重 轻举妄动 B.人恒过过目不忘悔过自新言过其实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