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课时间 2019.9.1 学科 道德与法治 课型 新授 课题 1-1我们当地的风俗 备课人 课标依据 帮助学生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务和现象,全面展现学生所关心的问题,能积极参与到感受家乡多元文化的活动中。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和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2、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了解家乡和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 学情分析 《我们的当地的风俗》是《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第1课。它共有三方面的内容:传统的节日、传统的文娱活动、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本课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锣鼓声声,笑语阵阵,这让你想起了什么?(过年)过年时有些什么热闹情景呢?二、走进春节 1、说到过年,同学们个个眉飞色舞,神采飞扬。过年就是春节,它是我们国家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你知道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吗?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来说说,教师引导补充。 2、师引:很多外国朋友对我们的春节也具有浓厚的兴趣呢!前不久,老师在互联网上认识了一位外国的小朋友迈克,他就特别想知道我们中国小朋友是怎样过年的,(出示课件:过年前会准备些什么?除夕夜怎样辞旧迎新?年初一怎样给长辈拜年?讲一讲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春节。)咱们选一个给他讲讲吧。 3、活动:四人小组中一人扮演迈克,向其他的一个或几个询问,其他人作为中国小朋友给他做介绍。还可以加些动作演演。 4、全班交流:老师扮迈克,各组派代表来给迈克介绍。 同学们的春节真是过得丰富多彩。每一年我们都是这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过的。我们的社会发展到现在,过年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也有了一些改变。2003年2月南京市举行了一次市民论坛,在论坛上大家谈到了“春节想怎么过”的话题,嘉宾们的想法五花八门,有想出去旅游的,有想在家里舒舒服服睡一觉的,有想和亲人团聚的,有想痛痛快快玩几天的……(课件出示几种选择)这时,主持人让嘉宾举手表决选一个最希望过的方式,结果有一种过年方式获得了全票通过。猜一猜是哪一种?为什么?(学生发表各自的意见)小结:我们中国人是一个注重亲情、崇尚团圆的民族,不管身处何方,背井离乡的游子们都会在春节回到亲人身边共渡佳节。三、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1、人称文明古国的中华民族世代相传下来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还有不少呢!你能说出我国的其他传统节日吗?(出示: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小结:这些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 2、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习俗。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资料,我们就以这些为话题来聊一聊吧,可以从节日的时间、吃的、活动、传说或故事几方面来聊。 Δ清明:学生交流(时间、活动、传说),教师引导说出:1、清明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一派欣欣向荣,民间有踏青(也就是游山)的习俗,你能说说清明游山时的心情或看到的风景吗?2、都给谁扫墓呢?课件随机出示“给烈士扫墓”的图片。 Δ端午:学生交流(时间、吃的、活动、传说或故事),教师引导:1、端午节还有什么习俗呢?(赛龙舟)你们参加过赛龙舟活动吗?老师拍了一段录象,我们来亲临一下那热闹的场面。(播放一段赛龙舟的视频。)2、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的来历。 教师小结: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