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14451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24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20756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货币,15课,使用,世界,体系,形成
  • cover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新课导入 课标要求: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以及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知识目标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中国古代的货币使用情况 2、近代中国的货币变迁 3、人民币的使用与作用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1、金本位制的确立与崩溃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与瓦解 3、21世纪的世界主要货币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中国古代的货币使用情况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84———85页3个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最初的货币是( ); 2.商朝后期,开始出现( ); 3.秦朝将货币统一为( ); 4.西汉武帝时开始铸造( ),一直使用到( ); 5.北宋后期,出现了( ),称为( ); 6.元朝时将( )作为单一流通货币发行,称为( ); 7.明朝中期起,( )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归纳概括 中国古代货币使用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点拨指导 中国货币的演进趋势: (1)品种上,贝币———铜币———白银———银元———法币。总体以铜铸币为主。 (2)材质上,贝———金属———纸。 (3)体系上,铜钱以重量命名———通宝钱———年号钱。 实战练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采纳桑弘羊建议,对币制进行彻底整顿:“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朝廷主持造币的机构)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行。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入三官。”这种新铸的钱,称为三官钱或上林钱,后世称为五铢钱。五铢钱的重量与实际重量相等,规格相同,质量较好,成本较高,使私铸者无利可图。自汉武帝创五铢钱制直到隋末,其间垂七百三十九年,尽行五铢延用不废。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币制改革的意义。 参考答案 (1)内容: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由专门机构负责铸造,禁止郡国铸造货币; 统一货币,废除郡国旧币,以五铢钱为唯一法币。 (2)意义:从经济上打击了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改变了全国货币紊乱的状况,有利于促进各地经济交流; 开创了中国古代货币的新形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二)中国近代的货币变革 阅读教材第85页第3段,回答如下问题: 1、晚晴时,政府开始铸造( )。 2、民国成立后,以( )为法定货币。 3、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 ),规定由( )( )( )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 )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 4、1948年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开始发行( )、( ),仍未摆脱发行失败的命运。 想一想 1935年国民政府为什么进行法币改革? 教师讲解 (1)晚晴以来,货币制度长期紊乱,客观上需要统一货币; (2)经济大危机爆发后,美国罗斯福新政实行美元贬值,造成中国白银外流、金融紧缩和经济萧条,迫使中国必须放弃银本位; (3)九一八事变后,为了防范日本扩展对中国侵犯的战略需要。法币改革有利于从财政上增强政府的运作实力,有利于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的转变。 (三)现代中国货币 阅读教材第86页第一段及“历史纵横”,了解: (1)人民币发行的背景与过程 (2)人民币发行原则 (3)人民币的套数与品种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第87页“历史纵横”,了解:西方国家主要货币的历史 (一)自主学习 2、阅读教材第87———89页正文内容,回答如下问题: (1)1861年,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法案,实行( )。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采用,形成了(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19世纪末20世纪初,黄金逐渐集中于( )、(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