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21482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第一单元 古代诗歌四首(三)(知识积累、难点解析和课后题解)导学案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7次 大小:12013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题解,课后,解析,难点,积累,知识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 第一单元 古代诗歌四首(三) 知识积累 字音字形 东临碣石(jié) 水何澹澹(dàn dàn) 山岛竦峙(sǒngzhì) 词类活用 1.东临碣石(名词作状语,向东) 2.夕阳西下(名词作状语,在西边) 难点解析 1.《观沧海》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参考答案】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 “登上”讲。 2.《观沧海》中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为展现作者的博大胸襟作铺垫。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 【参考答案】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若”字用得好吗?请你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好。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6.作者在《观沧海》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通过想象,我们不难体会,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7.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8.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 【参考答案】因为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为浓郁,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9.“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因何而愁?有愁不向人当面说,却要“与明月”,又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因朋友王昌龄“左迁”(贬官)而愁。?作者并不在朋友身边,“闻”、“遥”可证。 10.《次北固山下》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参考答案】初春。从“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11.《次北固山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表达了这种感情? 【参考答案】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这种感情。 12.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参考答案】“阔”是潮平的结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