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2258

河南省2012届豫南九校高三政治新课标第一轮复习讲义:2.4探究世界的本质(人教版必修4)

日期:2024-05-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1次 大小:100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河南省,探究,必修,人教,本质,世界
  • cover
河南省2012届豫南九校高三政治新课标第一轮复习讲义:2.4探究世界的本质(人教版必修4) 【考纲考点解读】 明确考纲 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课程标准 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备考指要 从命题内容上看,考查的重点有:运动和物质的关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理解规律的客观性,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从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1)通过引文的形式考查对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的理解。(2)本专题内容可依托的热点材料有: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考点精讲精析】 考点1 哲学的物质概念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以下两点: 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所谓“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就是说,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或是否承认它的存在,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本原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从而在哲学基本问题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物质具有可知性。所谓“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就是说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反映、所认识。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2)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 ①二者是有区别的。物质所概括和抽象的仅仅是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特性,而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这一共同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因此,我们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物质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而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有生有灭。 ②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的。哲学上讲的物质是从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如果离开万事万物,即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可见,物质只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而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③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而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考点2 哲学的运动概念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什么是运动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载体,原子、离子等是化学运动的载体,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载体,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载体,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总之,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教材引用恩格斯的名言深刻揭示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即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运动谈物质,或者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静止的含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