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趣的剪纸娃娃》 课题 《有趣的剪纸娃娃》 年级 二年级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以学生与黄村文化生活为切入点,通过了解黄村的关于“划龙舟”的典故,结合我国的剪纸文化来培养学生对村德和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交流。通过剪出有趣的剪纸娃娃,旨在提高学生的眼手协调能力的同事,掌握基本的对称剪纸基本技巧,并化美德寄予在剪纸作品当中,表现自己对黄村人的美好祝愿。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十分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适合使用多媒体和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而且在上一节课学习大花瓶一课已经掌握了一些对称剪纸的技巧和基本的剪纸纹样,本节课重点让学生丰富图案的装饰技巧,提高审美情趣和了解村史村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黄村村志的一些典故历史;2、感知民间对称剪纸的娃娃形象。 过程与方法: 1、在听故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会。2、在观察中,掌握对称剪纸和抓髻娃娃的形象特征。3、在创作中,学会大胆创新,创作夸张的抓髻娃娃造型和丰富的剪纸纹样。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民间的剪纸,表达对民间剪纸的欣赏与传承,犹如黄村的年轻人重振黄村龙舟雄风一样,希望继承传统。将黄村的美好愿景继续传承下去。 教学要点 重点: 运用对称的剪纸方法,剪出有趣的剪纸娃娃造型。 难点: 能用丰富的剪纸纹样和图案,运用谐音通过剪纸娃娃表达美好的寓意。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微课、彩纸、剪刀、固体胶 学生:彩纸、剪刀、固体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 1、“微社区e家通幸福黄村”公众号:黄村端午迎龙景:沉寂近200年黄村龙船再起航!” 问;你知道通常中国民间会用什么方法来辟邪呢?保护黄村的村民呢?———剪纸 2、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一张有趣的剪纸娃娃。 引出课题《有趣的剪纸娃娃》 了解微信公众号 “微社区e家通幸福黄村” 看故事,听故事,思考探究。故事“重出江湖:黄村龙船再起航” 根据《黄村村志》记载,导入课堂,让学生了解村史;并通过微信公众号,让学生以后可以多关注黄村的新闻时事。 历史故事的导入,吸引学生,引发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二、 探究 1、仔细观察,小组讨论。这些剪纸娃娃在造型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者是共同之处?———对称结构,形体动态,手脚,服饰,发髻等引导观察。 2、认识抓髻娃娃。 听说她威力无穷,能降魔驱鬼,她叫“抓髻娃娃”。请听听她的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嘿!谁在叫我的名字呀?你们叫我什么?送病娃娃,辟邪娃娃,纸人,喜娃娃?哈哈,其实这些都可以叫!我一般都是正面站立,圆头,两肩平张,两臂下垂或上举,两腿分开,手足皆外撇。在民俗中,我的形象有很多,有头立双鸟,双手抓鸡,头上有发髻等等,而“鸡、发髻的髻”与“吉祥”的吉谐音相近,所以我有着美好的寓意,具有祈福、纳祥,有保平安之意。这就是民间人民寄予我们最朴素的愿望哦! 3、观察欣赏,添特色发髻。 4、思考创新,加剪纸纹样。 问:同学们,再仔细观察看,要剪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抓髻娃娃,除了有夸张的外形和有特色的发髻,还少了什么呢?———纹样(使用ps) 剪纸的基本纹样: 锯齿纹、月牙纹、柳叶纹 (当然还可以有很多自己创造设计的更精彩纹样!) 小组探究剪纸娃娃的结构特征。 听自我介绍,初步了解抓髻娃娃的外形特征与美好寓意。 找出抓髻娃娃的发型,女孩子的形象,头梳成双髻或者两个辫子,男性抓髻娃娃为圆头,或一长辫,或戴圆形尖顶帽。 观察思考这里面运用到了哪些我们以前学过的剪纸的基本纹样 神秘的娃娃图片导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意在请同学们观察抓髻娃娃的共同特征,并小结出人物形态相同,圆头,两肩平张,两臂下垂或上举,两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