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30169

江苏省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直线运动课件(3份打包)

日期:2024-04-30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117683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件网) 能力课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1.对运动图象的认识,应注意以下三点 (1)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2)x-t图象和v-t图象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x、v与t一一对应。 (3)一般试题中,关键点是根据斜率判断物体的运动状况,x-t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根据x-t图象的斜率判断速度变化情况;v-t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根据v-t图象的斜率判断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2.分析图象问题时应注意“六看” 3.几种非常规图象的理解 命题角度1 图象选择类 依据某一物理过程,设计某一物理量随时间(或位移、高度、速度等)变化的几个图象或此物理过程中某几个物理量随某一量的变化图象,从中判断其正误。 【例1】 (2016·江苏单科)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和位置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答案 A 解决该类问题一般依据物理过程,运用对应规律,实现公式与图象之间的转化确定某物理量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选项的正确与否。       命题角度2 图象信息类 这类问题是对某一物理情景给出某一物理量的具体变化图象,由图象提取相关信息或将图象反映的物理过程“还原”成数学表达式形式从而对问题做出分析判断作答。 【例2】 (2019·南京市、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某次实验中,通过传感器获得小车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1所示,则小车(  ) 图1 A.在0~1.0 s内位移先增大后减小 B.在0~1.0 s内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在0~1.0 s内位移约为0.5 m D.在0~0.5 s内平均速度为0.35 m/s 答案 C 命题角度3 图象转化类 【例3】 (2019·阜宁中学调研)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2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  ) 图2 解析 根据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得,0~1 s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秒末的速度v1=at1=1 m/s,速度为正方向,选项D错误;1~2 s加速度变为负值,而速度为正方向,因此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二秒末,速度v2=v1-at2=1 m/s-1×1 m/s=0,选项B错误;2~3 s,加速度为正方向,初速度为0,物体做正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即从第二秒开始又重复前面的运动,选项C正确,A错误。 答案 C 命题角度4 应用图象巧解题 【例4】 (2018·江苏南通、徐州、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市高三第二次调研)一辆公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A站出发运动至B站停止,经历了匀加速、匀速、匀减速三个过程,设加速和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匀速过程的速度大小为v,则(  ) A.增大a1,保持a2、v不变,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不变 B.减小a1,保持a2、v不变,匀速运动过程的时间将变长 C.增大v,保持a1、a2不变,全程时间变长 D.只要v不变,不论a1、a2如何变化,全程平均速度不变 答案 A 讨论追及、相遇问题的实质,就是分析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 1.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 (1)一个条件:二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能否追上或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2)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可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位移关系,也是解题的突破口。 追及与相遇问题 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 常见情形:(如图3所示)物体A追物体B,开始二者相距x0,则 (1)A追上B时,必有xA-xB=x0,且vA≥vB。 图3 (2)要使两物体恰不相撞,必有xA-xB=x0,且vA=vB。 命题角度1 与运动图象相结合的追及相遇问题 【例5】 (多选)(2019·无锡期中)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