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3436

河南省2012届豫南九校高三政治新课标第一轮复习讲义: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人教版必修2)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1次 大小:172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河南省,民族,必修,人教,宗教政策,制度
  • cover
河南省2012届豫南九校高三政治新课标第一轮复习讲义: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人教版必修2) 【考纲考点解读】 明确考纲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制制度及宗教政策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宗教政策 课程标准 根据课程标准,通过本框学习,了解我国有56个民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懂得我们伟大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明确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我们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从现在做起,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的同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 备考指要 从命题内容上看,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高考中所占比例较大。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也有主观题。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复习中要把握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考点精讲精析】 考点3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制制度及宗教政策 一、知识梳理 统一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创立了新中国。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内涵 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能够建立新型民族关系的原因。 ①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铲除了民族剥削和压迫的根源;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③我国各民族的团结统一为真正建立起新型的民族关系提供了保证;④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法律保证。 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人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意义重大,是一个重点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坚持和完善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②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③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④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原则 含义 原因 民族平等 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 在我国,个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民族团结 指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各民族共同繁荣 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得到发展 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关系 三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误区警示】 民族平等意味着没有民族差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