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35511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案

日期:2024-06-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910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6课,动荡,春秋,时期,教案
  • cover
历史智慧课堂集体备课单-新授课 时间:_____ 备课组:___初一历史_____ 主备人:_____审核人:_____ 课题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型 新授 版本 人教版 年级 初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春秋时期与西周相关制度的对比,理解社会制度的变化和西周制度的瓦解,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转型,认识到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难点: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影响。 重难点突破措施 自主合作探究 环节一:新课导入,展示目标(时间: ) 师:同学们听说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没有?(学生看课件讲故事)。 师:周幽王导致了西周的灭亡。之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东迁,史称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那春秋时期动荡,变革都体现在什么地方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动荡的春秋时期。 环节二:自主预习(时间: ) 根据知识结构图,梳理课本知识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春秋时期,在农业生产上,哪些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出现? 在课本中找一个词,概括春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概括说出春秋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 师:总结:农业铁器牛耕的出现,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师:展示图片,问,以上图片说明了什么?春秋时期经济得到了发展,但同时处于动荡时期,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王室衰微 师:讲解分封制的瓦解,点一下铁器牛耕带来的生产力提高,生产关系既经济基础发生相应的变化,引起上层建筑变化,分封制瓦解。 展示相关史料,学生结合史料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王室衰微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诸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使分封制逐渐瓦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表达的能力,为下文诸侯争霸埋下伏笔。 诸侯争霸 (一)、争霸原因 1、春秋时期为什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师:总结:王室衰微;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争夺土地、人民、财产和政治上对别的国的支配。 (二)、齐桓公称霸 2、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霸主?最早称霸中原的是谁? 3、假如你是齐桓公,应该怎样作才能成就霸业?请同学们充当谋士,为齐桓公献计献策。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然后概括总结。 1、齐国东方,盛产鱼盐。出示春秋形式图,显示齐国的位置。 2、 任用管仲,改革内政。  3、“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尊王攘夷”的含义是什么? 过渡:齐桓公以后即起参与争霸的是晋国和楚国。晋楚数次联合盟国在中原地区的对决,先后持续百余年,是春秋时代最壮观的景象。 (三)、春秋争霸影响 学生小组讨论,从积极消极两方面思考 师:总结:积极:促进民族融合;局部统一促进整体统一 消极: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环节三:重难点突破 1、争霸战争带来哪些影响? 2、大家想一想,身处春秋战国一个环境中,一个国家怎样才能避免被消灭的厄运呢?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环节四:有效训练,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 1、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什么? A.国家众多,分裂局势加剧 B.各霸主都襄王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