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46216

9.2 欣赏合唱《缆车》教案

日期:2024-06-2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296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欣赏,合唱,缆车,教案
  • cover
合唱《缆车》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缆车》,听辨男声音色,感受童声、女声、男声3类不同音色的特点及其艺术表现力。? 2、认识拍,理解其含义和强弱规律。? 教学内容:? 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到意大利歌曲《缆车》欢乐兴奋的情绪,使学生从旋律上行、下行的进行方式中想象出缆车上下飞速滑动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拍的拍号、含义、强弱规律和指挥图式,并且能够在歌曲与练习中。? 2、通过视唱、歌曲演唱、节奏拍击与听听唱唱拍拍等系列音乐活动,掌握拍的有关知识。? 教材分析: 《缆车》是意大利作曲家路易兹。丹查于1880年创作的。带有浓郁的那不勒斯民歌特点一歌唱大自然他的歌词生动乐观洒脱富有号召力,其旋律清新活泼、热烈欢快、奔放。常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形成一-呼百应的艺术效果。副歌的合唱与主题部分对比鲜明,且把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 A段以嘹亮、挺拔、流畅的声音,表现了登山旅游者欢快、兴奋的心情。B 段的力度加强,乐汇也缩短了。增强了音乐的热烈气氛,象征着缆车在高速飞行和人们沉浸在高涨的情绪中。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缆车》。? 1、欣赏书上的插图,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在听第一遍时,能感受男高音独唱高亢嘹亮的音色,并与童声、女声音色加以区别。? 2、介绍歌曲两部分不同的表现内容与情绪。听第二遍时,想象这两部分的音乐形象。? 3、请乘坐过缆车的同学讲讲自己那时的心情与所见所闻。? 4、听第三遍,感受歌曲的风格,并用动作来表示歌曲中的力度变化,轻声哼唱旋律。 (二)认识拍、拍号及其强弱规律、指挥图式。? 1、学习音拍的含义、强弱规律与指挥图式。 2、看谱视唱一、视唱三,用拍手与拍腿表示强弱规律。 3、听歌曲录音或用钢琴演奏,帮助学生巩固拍的有关知识。 (三)课堂小结。 (四)师生告别,下课!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