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雪域天音———堆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雪域天音》是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堆谐,又称堆谢,藏族民间歌舞,主要流行在西藏的西部地区,在拉萨地区也颇为盛行,意为高地的歌舞。舞时以脚踏地作“踢踏”声,故又称“踢踏舞”,常为集体舞。多由前奏、慢歌段、间奏、快歌段和结尾几部分组成。慢歌段的音乐优美开朗;快歌段的音乐欢快紧凑。其伴奏乐器主要有:札木聂、笛子、二胡、扬琴等。 《正月十五那一天》歌曲为四二拍,宫调式,速度较快,由一个完整的单乐段(一段体)构成。属于藏族民间歌舞“堆谐”的一类民歌。它用分节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的思想内容,音乐情绪轻快活跃,具有舞蹈性的特征。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对藏族音乐感兴趣,提高对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堆谐·飞弦踏春》从而理解、辨认堆谐的体裁形式及风格特点,并以演唱、聆听、舞蹈的方式,感受体验《正月十五那一天》。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辨认 “堆谐”的体裁形式及风格特点,并且能够简单的跳藏族“踢踏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辨认堆谐的体裁形式及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辨认堆谐的体裁形式及风格特点,以及能够通过舞蹈的形式体验音乐风格。 学情分析 藏族的歌舞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类艺术形式。对藏族歌舞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的不全面。对于其中音乐的曲式结构、音乐的风格可能难以把握。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展示图片,引出藏族的歌舞《飞弦踏春》 观赏图片 引入主题 (二)、新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仔细观察视频中,找出你认为最有特色的舞蹈动作是怎样的? 给出“堆谐”的定义。教师解释“堆谐”的意思 引导学生注意男舞者手中的乐器札木聂。并告诉学生,这是“堆谐”的主要伴奏乐器 教师提出问题:歌舞的速度 再次欣赏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慢歌段与快歌段的独立性,并且关注两段不同的音乐情绪。 引导学生关注到音乐的前奏、间奏及结尾。并让学生总结歌曲的曲式结构。 引导学生概括“堆谐”的音乐特点。 讲解关于“堆谐”的发展及曲式结构的类型。引出《正月十五那一天》 关于歌曲中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故事。 唱乐谱《正月十五那一天》 歌曲具有舞蹈性,让我们一起舞起来。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 边唱边舞,教师二胡伴奏 仔细观看视频 回答:脚上踢踏的动作最有特色 学生认真听 先慢后快 体会到两段的独立性。 慢歌段:优美开朗 快歌段:欢快紧凑 前奏—慢歌段—间奏—快歌段—结尾 流行于西藏西部的歌舞,藏族踢踏舞的风格特点。曲式结构。伴奏乐器。 明白“堆谐”的结构可以变化。聆听《正月十五那一天》,感受音乐情绪。 视唱乐谱 带入歌词 完整演唱前几段 认真学习舞蹈 边唱边跳,感受“堆谐”的音乐风格 引出藏族“踢踏舞” 为后面的内容,歌舞的结构作好铺垫 (三)、总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